台南市定古蹟白河大仙寺于2018年启动修復大雄宝殿工程,今年1月完工,寺方29日举行谢土典礼,台南市长黄伟哲特地出席见证百年古剎修復完工,感谢寺方培育的工匠团队完成古蹟修护的重任,也将向中央争取大仙寺大雄宝殿升格为国定古蹟。
黄伟哲表示,大仙寺是一块文化瑰宝,它的建筑、工法及国宝级匠师为整修所做的努力,都让后世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大仙寺在文化、宗教及社会公益方面都担负非常重要的角色,更是国人非常崇敬的寺庙之一,感谢传证住持及诸位师父对社会公益及文化保存的贡献。
文化局长叶泽山表示,白河大仙寺大雄宝殿可说是一座宗教博物馆,不管是建筑外观形式及雄伟的木构架与彩绘都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因此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完成修復,尤其殿内保有潘丽水、李汉卿等多位大师的彩绘作品,文化局将积极协助寺方争取提报为国定古蹟。
白河大仙寺大雄宝殿于大正4年(1915)改建,大正14年(1925)竣工,费时10年始成,其以「日本佛寺外貌」为表、「中国寺庙建筑」为体,屋顶採重檐歇山顶,形式仿日本佛寺,呈现日台折衷式殿宇风格,外观典雅脱俗优美、巍巍庄重而严肃。
大雄宝殿室内木构架採减柱、移柱灵活配置,构件雕工细致,反映营建匠师熟稔精湛的技术;殿内供奉释迦摩尼大佛及临济宗本山京都妙心寺的阿弥陀佛立像,法相庄严肃穆。
大雄宝殿木构件虽均以台湾桧木为材,极具高耐腐性能,但因屋顶漏水致使大栋(中脊)及降栋(垂脊)下方木构件出现严重腐朽现象,日久仍影响整体结构安全,加以木构件上的彩绘经年累月已出现烟垢、污损、剥落、开裂及褪色等损坏,因此一併利用屋顶重修与防水改善机会,补强建构木料与彩绘,既延续文化资产寿命,更能提供安全美观的参拜礼佛圣地。
此次修復计画一方面由台南市政府协助争取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修復补助款,同时也有赖寺方全力配合鉅额经费,共计支出4615万元,中央补助2087万元、寺方自筹2528万元,积极推展修復计画,方能如期完工。
文资处指出,寺方多年来投入木工匠培育,设置厂房、购置木料,其中萧明标匠师更于2014年取得大木修復资格,带领本次修復工作,对工程进度推展帮助很大;市府也适时邀请专家学者现勘及审查,协助寺方督导工程以确保品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