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脸书上说明,荷兰于1960年代发现北海油田,1970~1980年代,拜大量出口天然气带来的贸易顺差之赐,累积不少外匯,但也因荷兰盾匯价大幅升值,致国内产业丧失竞争力,导致国内产业空洞化、产品出口大幅下跌、失业率上升、政府社福与财政负担加重等问题。

《经济学人》首于1977年将荷兰所面临的问题,称之为「荷兰病」。迄今,「荷兰病」一词,除指国家因天然资源出口大幅增加,也泛指因大量资本流入,导致币值急遽上升,并使得国内产业丧失国际竞争力的现象。

荷兰政府为因应「荷兰病」,不得不祭出连番改革,包含抑制工资上涨及减少工时的策略,以创造更多就业;缩减政府规模与公务员薪资成本、进行政府财政重整,以及加入区域货币整合等方式,帮助荷兰在21世纪前后创下连续近26年(103季)无景气衰退的纪录,并博得「荷兰奇蹟」(Dutch Miracle)美名。此一纪录,直至2008年方因全球金融危机而中断。

央行举「荷兰病」到「荷兰奇蹟」的过程,对应目前台湾经济情势,有心者应可推敲一二,古云以史为镜,能知兴衰!

#世纪 #大量 #荷兰 #导致 #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