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调查,碧峰塔是一栋两层楼建物,可以容纳2000多座骨灰罈,圆觉寺这次採用黄玉制成的标准8吋新罈,每个酌收8000元,另加2000元用作整理遗骨及重新入罈的工作费用,估计可为寺方带来2000多万元收入。但寺方表示,整理过程委外,圆觉寺并未赚钱。
另一位投诉人「小花」(化名)则说,她的父亲生前从事殡葬业,相当重视身后事,因为先前家族中有四位祖先的骨灰罈都供奉在圆觉寺,父亲2013年往生,她透过朋友买了一只要价40万元的「加拿大碧玉」骨灰罈,父亲火化后同样安置在圆觉寺,「我父亲现在住价值40万元的骨灰罈,怎么可能凭对方一句话就丢掉,换成一万元的骨灰罈?」小花气急败坏地说。
小花强调,骨灰罈起初就存放在地下室,一直相安无事,直到去年四月,她到圆觉寺参加法会,被要求只能在外面祭拜,不允许到地下室探视父亲的骨灰罈;后来寺方通知,要换新的骨灰罈,才能搬到整修好的碧峰塔中,她也曾多次要求到存放骨灰罈的地下室,亲自检查受潮的情况,但数度遭到拒绝。小花气得在去年七月间打电话报警,但警方到了现场,发现大门深锁,找不到寺方的人,只好离去。
「骨灰整理重新『入厝』都得看时辰,寺方如果统一处置,我们怎么晓得新骨灰罈中的骨灰是不是自己的亲人。」小花勉为其难下取得母亲同意,把父亲的骨灰罈移到别处纳骨塔,还签下切结书,放弃索讨当初捐给圆觉寺的15万元「供养金」,现在终于可以放下胸中大石,而且移出后检视父亲的骨灰罈,从外观看不出有任何受潮的迹象,对寺方的处理方式很难苟同。
对于民眾指控,圆觉寺住持理慧法师辩驳,有些骨灰罈久放后变质,需要整理,但购买与更换新罈皆委外处理,寺方未赚取费用,她更强调:「没有禁止家属检视骨灰罈,如果家属知道价格更实惠的厂商,欢迎推荐。」
更多 CTWANT 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