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医学大学主持的一项国际研究发现,臺湾2020年标准化死亡率,特别是肺炎和流感死亡率,不仅未因新冠肺炎国际疫情升温而增加,甚至还显着低于歷史预测值,再次证明民主国家推动的非药物措施和大规模行为改变,可以成功抑制疫情扩散,为正深陷疫情泥淖的全球各国带来信心。
这项由臺北医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志文博士、Mattia Sanna博士、护理学院黄诗钧博士,以及中国医药大学温启邦讲座教授和澳洲Menzie健康研究院Marita Helfer博士与蔡闵光博士等人合作进行的国际合作研究,分析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对臺湾总体人群的健康影响,研究论文2021年2月1日刊登在全球前五大医学期刊「内科医学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民主防疫手段 竖立各国典范
高志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2019年底从中国武汉爆发,一年多来,欧美等先进国家一一沦陷,中国则透过全面封城等集权强制手法把疫情控制下来,多少让人觉得集权政府的强制手段可能就是控制流行疫情的最佳选择,自由民主彷佛成了疫情不断扩大蔓延的推手。如今,臺湾优异的防疫成果打破此一观点,已为各国树立典范。
这项跨国研究发现,2020年臺湾每10万人口全死因死亡率为399.8人,与近年下降趋势相符,且明显低于2019年的417.6人;2020年臺湾每10万人口肺炎和流感全死亡率下降至48.7人,显着低于2019年的56.8人,逆转近几年来的增长趋势,且为十年来最低;2020年臺湾每10万人口交通意外死亡率为8.8人,高于2019年的8.4人,与过去三年的增长趋势一致。
高志文说,新冠肺炎肆虐下,许多国家的死亡人数都超出歷年记录,且死亡增加不仅是新冠肺炎所造成,反观臺湾在2020年并未出现死亡率增加的现象,标准化全死因死亡率比2019年为低,未偏离近年来持续下降趋势,可解释为防疫成功的另一证明。
●台湾肺炎死亡数减少 交通死亡率增加
2020年显着下降的肺炎与流感死亡率,有可能来自于全民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限制大型社交活动等各种防疫措施所产生的外溢效应。高志文指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疗院所密切留意肺炎个案,更有可能把肺炎列为死亡原因,因而高估了肺炎死亡率。若是如此,将更加证实他们的研究结果,因为臺湾肺炎死亡人数显着减少,而非增加。
相较下,2020年交通意外死亡率增加,高志文认为,长年以来臺湾交通意外事故死亡人数有缓步下降趋势,2017年起又开始小幅增长,2020年交通死亡人数增加,可能是延续近期成长趋势,也可能是疫情流行期间国人行为改变所致,比如担心感染而少搭乘公车、捷运等大眾交通工具,增加个人运具如骑机车或自行开车机会,交通事故因而变多,交通意外死亡率也随之增加。
●证据支持 台湾防疫方向正确
高志文强调,这项国际研究显示臺湾透过非专制政府推动的非药物措施和大规模行为改变,可以成功抑制病毒在社区扩散,这在中共透过国家宣传机器全力宣掦其共产极权制度的优越性,进而贬低西方自由民主国家的大内宣及大外宣之际,更显弥足珍贵。
他同时表示,臺湾政府,特别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在卫福部长陈时中领导下的抗疫成绩,令国际学界惊艷。虽然过去一年来不少人不断唱衰、不断质疑臺湾筛检过于保守、未全面进行普筛及可能有病例隐匿等各种声音,都证明并不正确。从2020年整年人口健康资料与歷史资料相比对,臺湾人群健康无虞,臺湾去年抗疫百分之百成功的事实,无庸置疑。
北医大公卫学院陈怡桦院长指出,臺湾去年全年防疫成绩出色,人口健康无虞,这个研究登上顶尖医学期刊,让臺湾再度站上国际舞臺。面对新冠肺炎这个百年大疫,臺湾不仅政府战战兢兢全力以赴,民眾及所有机关团体也都全力配合,比如北医在2020年初疫情来袭时,便由北医大林建煌校长亲自主持全校防疫会议,採行最高标准防疫措施,善尽大学社会责任,一起成就这项全球瞩目的防疫成果。(编辑梁惠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