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整年缺水,17日开春后台湾水情依然严峻,农委会农田水利署南投管理处,考量乌溪流域的供水量不足,针对大埔里地区已连续数个月实施分区轮灌,在地茭白笋农表示,长期缺水会影响笋子的产量和品质,但靠天吃饭,只能期待降雨量能再多一些。

全球暖化导致近年台湾气候不稳定,非大雨即大旱,连水资源向来丰沛的埔里,近两年也必须实施分区轮流灌溉措施,这几年在2、3月实施,但去年夏天没有颱风登陆,秋冬又逢乾季,17日投县内雾社水库蓄水率仅11%快要见底,连向来丰沛的日月潭水库,蓄水率也掉到6成左右,水情持续严峻。

农田水利署南投管理处考量到乌溪沿线流域供水量不足,去年12月中起即率先针对埔里镇的福兴工作站等10个小组,实施分区轮灌,包括北烘圳、守城份圳皆採1供1休方式运作。

埔里工作站南烘圳等5个小组也亦从2021年1月11日起展开轮灌,覆鼎金小组供水1天24小时,接着由水头等4小组供水2天48小时;其他如草屯镇茄荖工作站的10个小组,也于1月26日起轮灌,採取2供2休,3个工作站的分区轮灌预计实施至水情警报解除,主要受影响农作物即为埔里的茭白笋,占全台产量8成。林姓笋农表示,埔里茭白笋1年4季都有生产,最近一期的栽种约至清明节前后收成,但愈接近採收越需要水灌溉,已经可预见春季茭白笋的收成将不乐观。

经济部17日亦进行旱灾中央灾害应变中心第8次工作会报,宣布25日起南投县地区水情调整为减压供水的黄灯。

#埔里 #实施 #轮灌 #小组 #茭白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