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的復健必须长期抗战,重复性的动作会让患者觉得乏味,因此,南投医院中期照护中心引进上肢反应运动训练器,復健过程就像打地鼠,让患者能在游戏中,提升上肢动作控制能力,达到復健效果。
南投医院职能治疗师蔡德慧表示,很多患者脑中风后造成单侧偏瘫,后遗症之一就是上肢功能受损;患者需要重复进行上肢训练的治疗,而且要有足够的练习次数,才能有效改善上肢功能,但重覆性的上肢训练活动,单调且枯燥,让患者感到无聊,因此,南投医院復健科积极引进新的治疗仪器,增加復健的多样性,上肢反应运动训练器就是其中之一。
上肢反应运动训练器的使用方法,类似于打地鼠游戏,看到哪个灯亮就伸手将它按掉;不同的是,它的外形是垂直于地面,且不需要使用鎚子敲打;上肢反应运动训练器可以依照使用者的能力差异,调整不同的模式与速度,让每个使用者都能按到大部分的灯。
蔡德慧表示,藉由拍打亮灯的过程,可以训练手眼协调、上肢动作控制及动作协调能力;寻找亮灯的过程,可以训练患者的视觉搜寻能力,例如在治疗有「单测忽略」症状的中风患者时,可以指引患者转头,注意患侧边寻找亮灯。
蔡德慧表示,上肢的动作復健,对于恢復中风患者的生活独立性,是很重要的歷程;职能治疗师会依患者的能力与復健目标,安排使用合适的设备或仪器,做治疗活动训练,上肢反应运动训练器提供新的选择,也能提升病患復健动机,进而促进康復效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