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桃园大潭藻礁公投连署在网路发酵,令民进党政府大为紧张,府院党全面动员护航「中油第三天然气接收站」(三接)开发案,引发民意强烈反弹,一天就新增三万多份连署书,大有机会衝过三十五万份门槛。

民进党政府拒绝将三接迁移到台北港,坚持在藻礁生态敏感区建造天然气接收站,理由是环评旷日费时,若更改地点,将延迟十一年完工,供电恐大受影响。

为了力推二○二五年达到「非核家园」的目标,民进党政府在电力缺口尚未有解时,即悍然决定拆除核四设备,并急着运往国外,企图以「既成事实」断绝核四復工的可能性,似乎毫不担心会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自二○一八年「以核养绿」公投过关,《电业法》废除相关规定后,若非民进党政府坚持非核家园目标不变,台电不见得要急着在二○二二年新增三座燃气机组,促使中油必须配合赶在大潭海岸兴建三接。

就因果逻辑来说,是因为民进党政府政策错误,又不肯修正,才使得在大潭藻礁区兴建三接变成不得不为的选择。如果政府愿意以较稳健的方式,按部就班减核、废核,逐步迈向非核家园,人民又怎会被迫在守护藻礁与维持电力之间,做出零和的选择呢?蔡政府凭什么以缺电来威胁、恐吓全民?

同样的施政逻辑,在开放莱猪决策上也能看到。去年八月底,总统蔡英文一声令下开放莱猪进口,而且完全没得商量。由于政策漏洞百出,加上官员护航的言行过于荒谬,反莱猪民怨迅速累积,最后催生出反莱猪公投,第二阶段连署书在短短五十天内累积超过七十万份,创下二○一七年《公投法》修正后,最短时间内达成最高连署份数的纪录。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反莱猪与藻礁公投能够引起社会翻腾,与年轻世代踊跃投入密切相关。尤其连署进度原本严重落后的藻礁公投,之所以能突然衝出巨大声量,就是因为年轻人积极在网路上推动连署,甚至有三十所大学发起「粉红风暴」行动,这股风潮对执政党而言是一大警讯。

蔡政府别再自认能掌握并收服青年族群,不要以为民进党说什么,年轻人就会听什么。年轻人在乎自己的未来,当然就会关注食安与环境等议题,不再对这个傲慢又鸭霸的政府来者不拒。

对于莱猪及藻礁所掀起的社会反弹,蔡政府必须体认到,任何决策都要与社会进行沟通,取得人民认同,才能顺利推动,不该再迷信网军与哏图。请珍惜人民的善良与耐心,不要让官逼民反成为台湾的常态。

更多 CTWANT 报导

#民进党政府 #三接 #蔡政府 #社会 #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