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象衝击产业用水,经济部长王美花表示,科学园区或工业区可凿井取水,引发网友嘲讽不如「钻木取火」。对此经济部严正澄清,从头到尾都不是政府要厂商去凿井,而是园区厂商因有环评承诺限制,主动请托希望政府同意,可在应急的时候给短期许可,确保水源。
对于网路乱传,经济部无奈,源头是厂商主动提出,会希望开放凿井水源,其实就跟希望多准备水车一样。当时在抗旱会议裁示同意后,就有几家主要产业,开始询问跟评估可行方案。
经济部脸书也表示,稳定供水不只凿井,针对水源缺乏的新竹地区,桃竹干管都提前赶工完成,每天可以支援新竹20万吨水。新竹海淡厂更是过年没休息赶工,未来每天可以供给1.3万吨水。另外也准备了移动式的净水机组,可以每天产出1500吨水源。
至于充分运用地下水的部分,透过前瞻建设的经费,已经布建了抗旱水井网络,目前全国已经有160口水井加入供水行列,每天可以提供34万吨水源,新竹周边就有17口。
而把握锋面与东北季风通过,水利署今天也与气象局、国防部空军合作,在宝二至石门集水区,派遣两架C-130运输机执行空中人工增雨作业,石门、宝二、永和山、明德及鲤鱼潭等水库人员也进行燃放焰剂进行地面增雨作业,地面、空中双管齐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