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一直是眾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之一,长年位居国人十大死因之首,除了不良生活习惯、压力等因素外,最常见的影响因素便是饮食了。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下来容易对身体带来各种负面影响,累积下来不容小覷,究竟有哪些饮食习惯容易招来癌症?来看孙语霙营养师怎么说!
●常见10大易增罹癌风险食物
孙语霙营养师表示,目前日常生活中已知容易增加罹患癌症的食物可分成十种,包括了:
1.有助滋养癌细胞的高脂肪食物;
2.经过高温炭火烧烤,容易产生「异环胺」强烈致癌物的烧烤食物;
3.因食用油反覆高湾加热,易产生「环状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油炸食物;
4.因霉变产生强烈致癌物「黄麴毒素」的发霉食物(常见如花生、玉米);
5.因盐渍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易在体内转生成致癌物的盐渍食物;
6.含有「苯并芘」易导致食道癌与胃癌的食物(常见如熏肉、熏鱼);
7.常见添加防腐的硝酸盐,易在肠道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的加工肉类;
8.易引起口腔癌的槟榔;
9.易引起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的酒精;
10.受农药残留或非法食品添加物(塑化剂)的污染食品等。
●加工肉类应尽量避免摄取
孙语霙营养师更进一步指出,像香肠这样的常见加工肉类,在制造过程中大多会添加「亚硝酸盐」,一旦在酸性环境中与乳酸菌作用,会产生强烈致癌物「亚硝胺」。不过依据台湾「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标准」,亚硝酸盐、硝酸盐可用量以NO2残留量计为0.007g/kg以下,业者若依照规格标准使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不足以造成健康危害。而不只是香肠,火腿、热狗、培根、腊肉等加工肉品也都含有亚硝酸盐,这些食物都应该减少食用频率。
●红肉摄取频率建议一周3次
红肉也是注重养生的人常拿来比较的肉品,也就是牛、羊、猪等哺乳动物的肉品,红肉经高温烹调会产生多达17种杂环胺,且煮得愈久或温度愈高,形成的致癌物质杂环胺就愈多。
以营养学的观点,虽然大部分红肉的脂肪含量高,高温加热后确实有致癌风险,但同时红肉也含有丰富的铁、锌、维生素b1、b2、人体吸收利用率也高,只要适量食用、尽量挑选瘦肉的部位(牛腱、里肌等),摄取频率以每周3次为限,还是可安心食用的。
●研究:爱吃甜食罹患大肠癌比例较高
除此之外孙语霙营养师也表示,癌细胞分解糖的能力非常强盛,约为血液的20倍,当血液流过肿瘤时,其中约57%的血糖都会被癌细胞吸收成为养分。研究指出,爱吃甜食的女性,得到大肠癌的机率比不吃甜食者多3倍,因此也建议若能避免不必要的甜食也应尽量避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