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议员游淑慧今(16)日在脸书指出,台北市每天产生的厨余量约有162公吨,数量相当可怕,而这些厨余都到哪去了?游淑慧指出,除少数供养猪使用外,多数厨余都是拿到焚化厂焚烧。她提到,市政大楼目前有试办厨余高速堆肥计画,建议可将此作法在校园推广,让环保教育落实于学校生活之中。
游淑慧表示,多数厨余都是拿到焚化厂焚烧,但厨余含有盐分与油,一旦燃烧便容易产生戴奥辛,造成空气污染;且厨余的水分多,会降低焚化炉整体的温度,必须要有多一道工序才能进入焚烧,所以厨余拿去烧并不是最好的选项。
根据市府公管中心提供资料,市政大楼目前有试办厨余高速堆肥计画,每日可将50公斤厨余放入高速堆肥机,隔日即可产出「有机肥」,且过程中无异味产生,产出的有机肥则可再用于农作物施肥。相较于将厨余送入焚化炉,游淑慧认为,使用高速堆肥之处理方法,似乎更符合环保与落实循环经济。
因此,游淑慧建议公管中心,可将此厨余处理成功经验与环保局及教育局交流,未来或许可考虑学校也推动试办,产出的有机肥又可用于田园城市农作物施肥,使两个计画相辅相成,让环保教育落实于学校生活之中。
对此,网友惊呼「吓人」,每天丢吃的东西哪么多,丢了以为看不到,没想到还要花钱将这些丢的东西再利用,「我一直以为都拿去做有机肥耶,原来都拿去烧掉」,另有人提出疑问,熟厨余不都是卖给养猪业者养猪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