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起于台中启聪学校成立的社团,将持续由科思创科教顾问,金鼎奖得主,国立臺中教育大学科学教育与应用系教授许良荣进行课程设计。于国立台南大学附设启聪学校与臺北启聪学校新设立的社团,则分别与致力于科普教育推广的国立成功大学副教务长暨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李旺龙教授,及多家电视台与杂志的科教顾问,出版多本科学游戏专书的许兆芳(毛毛虫老师)合作。

长久以来,当我们提到「科学」时,似乎仅习惯从学科的角度来理解,不但大大限缩了其深度及广度,更局限了孩子们对于科学的好奇及探索。透过玩科学的方式,将能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到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启聪学校相较于ㄧ般学校,更是长期的缺乏科教资源。因为会手语又有科教背景的老师非常罕见。

国立成功大学教授李旺龙表示,任何形式的科学教育中,长期陪伴是很重要的;曾志朗在担任文建会主委时曾说,保障科学人权,弭平知识落差。没有人应该因为资源的不足,减损学习的机会。现在许多学生光说不练的现象也让人担忧;现在就让我们弯下腰,把手弄脏!好好玩科学!

此科学社团的成立目标旨于培育听损科学小种子,这些孩子未来除了将在校庆或母亲节活动中,担任亲子共融科学活动大使,让家长亲眼见证孩子的成长外,科思创更将鼓励这些听损孩子未来担任「科思创魔法材料学校」大型科教活动的实验关主,引领ㄧ般生施展科学魔法,一同探索各种现象背后的奥秘;另外,也期待有机会带着这群听损生,参加科技部主办的科普环岛列车活动,带领全台的大小朋友们一起玩科学,让更多人能透过玩科学的过程中,无形中体验到多元与包容的价值。

臺北市立启聪学校校长赵丽华表示,台北启聪由衷感谢台湾科思创长期以来为启聪孩子打造的舞台。此次能结合知名科教老师,为学校成立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科学社团。身为校长,期待能看到同学们有机会跳脱生硬的教科书内容,透过动手实际操作,挑战自我并学习探究与观察的精神,进而在未来科思创规划的活动舞台上肯定自我,发光发热。

台湾科思创总经理李铭城表示,拥有「科学思考」的能力,对适应未来的科技社会将带来很大的帮助。台湾科思创希望透过于全台三所启聪学校设立的科学社团,点燃听损生对于科学的热情,并透过科思创规划的各种平台,让培育出的听损科学小种子,能与ㄧ般生交流,促进一个平等共融的社会。

「科思创魔法材料学校科学社团」已于本学期开始在全台三所启聪学校展开,并将透过课程的规划,从实验过程中培养探究与实作的能力,强调各主题与生活中的连结,让学生能够将原本课堂所学的知识,与之产生连结并深化。例如北聪课程将以魔术道具、科学玩具、食品科学等题材,结合国高中之理化课程;首堂以摩擦力为主题,採POE(预测-观察-解释)教学策略带领学生理解背后原理。而以小学部为服务对象的南聪课程则将从力学、光学、磁力和简易化学着手,以平易近人之生活游戏带领学童认识科学。中聪的课程则以贴近学生生活常遇见的现象出发,再从小现象引领同学深入探讨,透过科学实验游戏玩出趣味与创意,并藉由这些小活动的串联,让同学对科学产生学习动机。目前南聪的科学社团将在一般教室进行,待5月份科思创捐赠的科学实验室落成后,即转至实验教室上课。

#创意 #全台 #科学 #科思创 #启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