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台达创办人郑崇华常说,在我一生经营企业中,时常会想到企业的存在价值,虽然企业要有利润才能发展,但更重要的是经常不忘记如何运用企业的专长及能力,同时对社会有所贡献。

台达以接轨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推动ESG,经过审慎评估,聚焦「品质教育」、「可负担能源」、「工业/创新基础建设」、「永续城市」、「责任消费与生产」、「气候行动」、「全球伙伴」SDGs七大项目逐步落实。

我们在开始做的时候,首先面临的困难是不了解ESG规范及框架,举例来说,2015年承诺科学基础减碳目标(Science Based Targets;SBTs),被要求在两年内提出科学化减碳方法,但我们不知道何谓科学化方法?到处找发现当时并没有科学化方法,一直到2017年SBT才出了7个方法,我们请顾问公司协助,选用行业别脱碳方法(Sectoral Decarbonization Approach, SDA),利用同产业公司设定相同的绝对减量幅度,依此分配的减碳责任计算台达减碳额度。这个方法有个好处是SBT机构归纳出来的7个方法之一,经过时间整理努力,台达在2017年10月成为台湾首家、全世界第87家企业通过科学基础目标倡议组织符合性审查,2020年碳密集度较基准年2014年下降32%,连续三年达成SBT阶段目标。

再者,为健检公司EGS成果,我们积极参与DJSI、CDP等国际评比机构评比,了解公司有那些不足需要加强的部分,台达内部也成立「永续委员会」,建立「企业永续发展办公室」当公司的智库,负责找出落实ESG的资讯及答案,并成立包括HR、IT、EMS、Material在内的专案小组,协助台达管理专案追踪进度,统一提报告。

由于台达电产品涵盖的产业非常广泛,8个事业群相当于8个不同产业的公司,且全球化布局,有营业销售据点、生产厂区、研发中心等,还有一堆子公司,业务多样且组织复杂,一开始写ESG报告连去那个单位找东西都不知道;举例来说,建立产品碳足迹,但碳足迹怎么算?我们发现,材料、原物料及基本零组件有碳足迹资料库,于是我们买资料库,针对所需的品项及产品材料建立资料库,我们供应商如果对他所有的材料、原物料及产品都有碳足迹也会主动提供给我们,让我们资料库更齐全,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就可以把资料带进去,建立我们的产品碳足迹。

在厂区节能方面我们也遇到挑战,设定2020年主要厂区电密集度再减少30%目标未达成,主要原因除了节能方法在2009年到2014年都已经做了,公司近几年积极推动工厂自动化,虽然人力成本下降、产能提高,但智慧工厂24小时运转,机器设备用电难以下降,如何提升厂区节能还在努力中。

供应链管理一样不容易,由于台达电产品品项多且复杂,供应商绝大多数是小公司,只能慢慢培养、利诱、鼓励,辅导支持资助多于要求,协助供应商逐步达到ESG标准。(5-3)

#台达电 #科学基础减碳 #SBTs #DJSI #C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