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评机构标普(S&P Global Ratings)报告显示,美债殖利率的走升不会如同8年前的「减债恐慌」(taper tantrum),对亚洲新兴市场产生衝击,但菲律宾和印度可能将会是受创最严重的国家。
根据《CNBC》报导,在2013年联准会(Fed)曾暗示,考虑缩减量化宽松(QE),引起「减债恐慌」,导致美债殖利率飙升,外资大幅从亚洲新兴国家流出,迫使央行调高利率保护资本帐。
而美债殖利率近几周连连攀升,周三更一度达1.689%的高点,创下去年1月以来新高,而在联准会主席鲍尔(Jerome Powell)未提出计画升息之后,才有所回落。
标普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罗奇(Shaun Roache)表示,并非所有殖利率上升都会产生衝击,美债殖利率的走升有望提升经济復甦的成长,亚洲更是全球经济改善的「主要受惠者」。
标普指出,相较2013年,目前亚洲区的经济条件能够撑过殖利率上升的衝击,其中因素包含帐顺差、通膨普遍较低、较高的实质利率和外匯存底缓衝较高。同时,也指出,亚洲多国在防疫方面较欧美相对成功,也促使亚洲经济的復甦更快。
罗奇说,「只要殖利率的走升,是反映在经济展望的改善,而非货币的衝击,亚洲新兴经济体应该能撑过殖利率攀升的衝击」。但他也进一步指出,如果市场认为联准会低估通膨的风险,那亚洲的復甦可能会遭受到威胁,进而致使殖利率快速激升和美元的升值。
而在这情形之下,印度和菲律宾将是亚洲地区最脆弱的国家。2国近几个月通膨上升,实质政策利率低于长期均值,意味着外资恐会加速逃离2国市场,迫使央行升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