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在2月初发生军事政变,迄今已一个多月,更多的民眾走上街头,工厂工人也自主罢工抗议,并且希望设厂在缅甸的各国公司,能对军政府施加加多压力。
美联社报导,魏田田(音译Tin Tin Wei)是一位26岁的工厂作业员,她原本在一家成衣工厂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相当辛苦。自从二月份发生政变以来,她还没有进工厂缝过一件衣服,花了全部的时间与其他工会成员在街头抗议,因为要是在此时去工作,就等于替那些得位不正的军政府工作。
她的工会是「缅甸制衣工人联合会」,已经有了全国大罢工的共识,就是抗议军事政变,并且敦促像H&M和Mango这样的主要国际品牌,能够谴责以及施加更大压力给军政府。但是他们也受到相当大的危险,军政府会逮捕抗争者,甚至惨遭暗杀。
魏田田说:「如果我们认命回去工作,那么我们的前途将是一片漆黑。我们很可能在未来失去劳动权、失去人权。」
不过迄今为止,各个国际公司的反应强弱不一,大多仍然是利益考虑,只有少数人表示他们会削减在缅甸的业务。更多的是不予表态,或者在谴责政变的同时,仍希望工人继续工作。
缅甸工会联合会希望全面的国际制裁能介入,而不是某些人提议的「针对性的制裁」,因为强度不够的制裁对军政府效果不大。
2010年代中期,国际对缅甸的制裁令逐步取消,缅甸在经歷了几十年的军事统治之后,开始转向民主展发,并且给予了一些劳工权利,比如工会。随后西方品牌公司就被缅甸的廉价劳工所吸引,广泛的在此设厂,也给了缅甸需要的就业机会。
缅甸平民原本也把握这个就业荣景,但是看到军政府的胡作非为,他们愿意先放弃自己的工作,即使全面制裁可能会影响超过60万个成衣工人的生计,但一些工会领导人表示,他们寧愿看到大规模裁员,也不愿向军事政变低头。
这股公民不合作运动(CDM,Civil Disobedience Movement),正在扩散,除了成衣厂工人以外,还包括铁路工人、卡车司机、医院、银行雇员等等职业。
从泰国回到缅甸的移民劳工组织者Sein Htay在电子邮件中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完全不给军政府机会,我们认为CDM已经看到效果,因此,我们也有继续前进的动力。」
但是他们的风险也在上升。缅甸安全部队的暴力手段正在升级,一些中国大陆企业拥有的工厂被烧毁,部队开枪杀害了至少38人,仰光出现逃难潮,成千上万的工人及其家人逃离首都。
制衣业在缅甸出口经济起着关键作用,欧洲商会最新数据显示,缅甸商品出口总额中约有三分之一来自服装纺织品,2018年价值45.9亿美元,相比刚取消国际制裁2012年时的9亿美元,高了5倍以上,可见成长之快速。
儘管工人希望国际公司先离开,但许多人仍持观望态度。专家指出,将产品线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并非易事,一旦公司离开,要返回缅甸也不容易。
包括LL Bean、 Hennes&Mauritz和The Benetton Group等成立公司,选择暂停缅甸工厂的所有新订单,但保留恢復未来订单的可能。
西班牙品牌Mango表示将与全球和缅甸本地的贸易和工会合作,以确保工厂工人、工会负责人不会被军政府清算报復。
缅甸服装工人联合会主席Moe Sandar Myint原本在生产线上组织过小罢工,后来决定上街抗争。她认为国际品牌在帮助工人方面做得还不够多,希望能看到更具体的动作。
Moe Sandar Myint说,警察在2月初突袭她的家,之后她与其他抗争成员只能躲藏,从一所安全屋转移到另一所安全屋,虽然很辛苦,但她表示,仍将继续指挥战斗。
她说:「我不能让我们这一代人与下一代,都生活在军事强人的阴影下, 这是无法接受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