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冢合一的云林县北港镇义民庙,其义民冢、义犬将军石雕极具特色,已由文资单位指定为县级古蹟,昨天桃园市平镇区褒忠祠义民庙前来交流,针对义民文化与文物的保存登录进行探讨,强调义民文化是台湾百姓为了抵御盗贼的1种自发性行为,记录着台湾歷史的演变,有必要留予后代子孙。
平镇褒忠祠义民庙副主委宋狄钊、前桃园代理县长许应深等人昨天到北港义民庙参访,由北港义民庙主委蔡义村、常务委员吴国兴、蔡信捧为其解说庙史,双方并针对如何匯整全台义民文化进行讨论,希望藉此永续传承台湾义民的史迹。
宋狄钊、许应深表示,平镇义民庙已有230年歷史,今年计画在年底邀请全台义民爷到桃园作客,希望把全台各地的义民庙做1个文史资料的考查,整理起来成为1个有系统的歷史,并编辑成书留给后代子孙,让大家更了解台湾义民的贡献。
蔡义村说,北港义民庙源于清乾隆年间台湾发生林爽文之乱,笨港地区住民为抵抗贼寇,招集壮丁108人组成义民团,并饲养1头灵犬昼夜守御,击退盗匪数十次,后来盗贼趁义民团庆功派人毒死灵犬,再利用夜晚突击,108名义民不幸全数罹难,后人因此建庙供奉义民与义犬。
吴国兴指出,庙冢合一的义民庙,已有200多年歷史,庙宇虽然不大,但庙内保存义民冢、义犬将军石雕、官印坟墓,以及数十件珍贵歷史文物,记录笨港地区义民与义犬奋勇抵抗盗匪的歷史,极具特色,此次与平镇义民庙交流,将更能完整地呈现台湾义民文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