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县八卦山沿脉荔枝种植面积约1千公顷,是国内第5大荔枝产区,农民饱受荔枝椿象之苦,县府积极执行「灭虫计画」,包括收购卵片、物理、化学等生物防治多管齐下,但近日将迎来开花期,彰化县政府改以生物防治,释放96万平腹小蜂,来降低对花、蜂群等伤害,对抗荔枝椿象。
荔枝椿象喜好寄居在无患子科植物,包括荔枝、龙眼等果树,目前正值开花期,许多荔枝树稍、叶片至花蕊,都可以看到荔枝椿象活动与繁殖,县府原订计画从2月18日起收购卵片,预计将收购13.2万片,没想到短短时间就收到44万片,紧急喊卡收到22日止。
县府表示,摘卵对防治有功,也衍生不少乱象,有人利用废园,整段树枝砍下来,拔落数叶检卵片;王惠美说,这次针对无人管理的废耕园区启动生物防治,应用无人机空投96万只「雌性」平腹小蜂,不仅友善环境、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并逐年降低荔枝椿象危害。
王惠美解释,「雌性」平腹小蜂会产卵于荔枝椿象卵内,被寄生的卵粒就无法顺利孵化出荔枝椿象若虫,从卵内羽化的平復小蜂,又可以继续到田间寻找荔枝椿象的卵寄生,特别在3至4月荔枝椿象卵盛产期释放,效果最佳。
农业处表示,生物防治要价不斐,平均每公顷必须释放8000只雌小蜂,雌雄笔可达4:1,每只雌虫约1.8至2元,建议施放3至4次,等于每公顷就要花费6万4000元,但现今食安问题备受瞩目,政府力推农药减量、替代防治,与农会、公所、农友合作,确保在害虫防治下,还能保障县内荔枝、龙眼等农产品品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