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叶毓兰专栏】国民党团4月12日召开记者会,为屏东曾小姐不幸受掳杀事件表示哀悼,并呼吁蔡英文政府应尽速完成立法,别再找藉口!
我认为蔡英文政府应对此次受害的屏东曾小姐引咎自责,曾小姐遇害前报案二次,都以性骚扰处理,出事后官方推说基层敏感度不够。
以我担任107年行政院「纠缠行为防制法」的起草人,问题的关键不是基层敏感度,根本是法令不够明确。
以曾小姐憾事来说,除了黄男入店言语接触外,其他的跟追、盯梢跟本不符合法律性骚扰定义,现在的警政署版纠缠犯罪防治法也就无法处理。
细数过去跟骚受害往例,民国89年,淡水建商小开王鸿伟,因求爱不成,开车衝撞女方,再砍杀176刀后弃尸。
106年世新大学迷恋学妹的学长,也差点酿成杀害惨案。去年10月造成国际瞩目的长荣大学外籍女大生案,也是事发前已显迹象。
这些案件就像我们有许多交通改革计画,但直到太鲁阁列车案发生,显示出政府的漠视是所有事件的元凶,执政当局的冷漠、无感实在令人髮指。
行政院负责此法案的罗秉成政委将立法牛步推给民间团体意见及版本太多,司法院对相关令状有意见,但是去年12月相关机关皆已提出意见,内政部亦于今年1月15日召开会议搜集民团的主张,为何行政院仍毫无进展?
内政部警政署版说是要「聚焦性别暴力」,仍说不清楚到底警政署所指的性别暴力是什么?为何聚焦性别暴力,就要将纠缠限缩在现行法律规定的性骚扰?
我认为针对跟踪骚扰案件首先要有事前预防机制,第二就是要立法明确授权。
民间对跟骚立法相当有共识,绝对支持制定跟骚法,但政府与民团开会后就没有下文,没有负起与社会、与立法院好好沟通的责任。究竟还要让多少跟骚狼爪得逞,政府才会醒过来?
作者为立委、前警大教授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截图。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