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部水利署的《臺湾地区各水资源分区因应气候变迁水资源管理调适能力综合研究》指出,若气候变迁未得缓解,2030年各县市将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其中以台南市、高雄市的供需缺口最大,每日缺口分别为62、63万吨,绿色和平呼吁,地方政府应宣示气候紧急,以减碳及长期治水规划取代开源导向的政策。
绿色和平指出,若把高雄市2030年缺水量全数换算成工业损失,相当于每日蒸发70.5亿元;若把高雄市2030年供水缺口全数由民生用水承担,每人日用水量需减少60%;研究指出新竹县市2030年将日缺20万吨水,等值每日蒸发57.1亿元。而耗水量庞大的新竹科学园区,现在单日用水就达15万吨,也令人忧心新竹县市2030年的供水能力,是否仍能扛起高耗水的半导体产业需求。
绿色和平专案主任刘羿君说,此次旱象明显影响民生及工业,然而从经济部报告发布至今近10年,台湾仍分别在2015、2018、2021年发生3次「旱事」,其中新竹、台南、高雄更经歷6次程度不一的限水措施。地方政府虽早知臺湾缺水风险,却无行动,导致如今各行各业及民生一起遭殃,2012年发布报告至今,地方政府却长期忽视气候变迁的威胁。
绿色和平呼吁,地方政府应尽速宣示气候紧急,并落实投资在长期减碳及治水政策之上,而不是只在开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