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第1座环保自然葬园区「咏生树」3月底开园,大片草皮、景观池、80多棵常青树,宛如公园,试办期免费申请使用,民眾反应热烈,开放仅1个月已有108人申请,达年使用目标数51%,还吸引外县市民眾,更有多位民眾帮已逝亲友「搬家」,从土葬园区搬入「咏生树」。
市长林智坚表示,「咏生树」占地面积达1.1公顷,园内环境优美,在设计阶段就已获2019国家卓越建设奖最佳规画设计类金质奖,园内还可眺望新竹市区,在工程阶段时已有不少民眾询问,启用后民眾反应热烈,超乎预期,除了环境优美、试办免费使用外,更显示民眾环保意识提头。
民政处指出,依据台北市的经验,在树葬初期的年使用数约为死亡人口数的8%,以此推估,竹市每年死亡人数平均约2600位,竹市的「咏生树」年使用数约为208位,但目前已超越100位使用,超过年目标一半以上。若反应持续热烈,竹市今年树葬比例可望达4成多,与双北相当。
民政处表示,截止4月28日,「咏生树」使用数已达108位,其中7成来自竹市,3成为外县市。吸引外县市的主因则是竹竹苗地区仅有两座树葬园区,而「咏生树」园内较大、环境更优美。
目前迁入的108位中,高达6成都是「移居」,另4成则是甫往生者使用。
市府指出,「咏生树」坐落于生命纪念园区羽化馆前方,面积1.1公顷,全区共有5354个穴位,分为樟树、杜英、青刚栎、乌心石、茄苳以及竹柏区等6区,栽种各式树木及草皮,植存区域採循环使用方式,以达殡葬用地轮替永续循环利用的环保目标。
殡葬管理所表示,「咏生树」树葬区试办推广至2014年1月1日,新竹市民只要为往生亲人申请,不限于刚往生的亲友,也欢迎自纳骨塔迁出者,都一样享全额免费,期望能有更多民眾接受并响应更为经济实惠的环保自然葬。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