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 )的F-117A「夜鹰」(Night Hawk),是世界第1种匿踪战机,它独特的尖锐外型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其实「夜鹰」它还有一个海上版本,名为「海影」(Sea Shadow),几乎一样的尖锐外型,也同样是为匿踪而生,甚至还有电影以它为灵感。然而海影却悄悄的消失在歷史当中,这是为什么呢?

1997年上映的007电影「明日帝国」(Tomorrow Never Dies)当中,我们的庞德探员所面对的邪恶势力,既不是另一个大国,也不是秘密犯罪集团,而是商业媒体大亨(由乔纳森·普莱斯Jonathan Pryce主演),他用自己匿踪武装舰,在南海先摧毁了皇家海军巡防舰,再击落中国大陆战机,引发两国矛盾,试图挑起世界大战。

在电影中,媒体大亨的匿踪武装船并不完全虚构,它正是取材自「海影号」,虽然电影中的武装船显然相当巨大,既可安装防空飞弹、鱼雷等武器,也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直升机与小艇,还有数十名武装分子担任破坏员,但现实世界中的海影号(正式编号IX-529),其实只有50公尺长,机组人员只有4名。

就如第1段所说,海影号与F-117相当神似,它也是源自洛克希德公司下,着名的先进技术工作室「臭鼬工厂」(Skunk Works),它的开发始于1978年,当时F-117已经进入量产,臭鼬工厂试图将相同的匿踪技术,应用到军舰上,也就有了海影号计画。

同样是美国军事研究史上的「黑科技」,直到1993年才低调的向大眾公开,也才成为007电影的灵感。

原本海影号仅是臭鼬工厂内部的一项实验,不过在负责人班·里奇(Ben Rich)向国防部说明,F-117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水面舰艇,这引发了国防部的兴趣,于是洛克希德与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签了一项研究合约,将匿踪概念,包括外型与吸波材料应用于水面舰艇的计画,并测试海水对雷达吸收材料的影响,海影号的研究也就得到更多的资源。

最后定型的海影号,採用相当奇特的水下双船体配和水面棱角船身的组合,这样的设计是希望最不会引起航行波纹,而船身设计几乎就像是F-117的变体。

它的首次航行在1981年,虽然船身的雷达回波很小,但是尾流却出乎意料地巨大,因此虽然雷达上不易见,却可以通过声纳和空中探测到,这就不算成功。后来发现问题出在向后安装的电动螺旋桨上,它没有静音设计。

在解决此问题后,海影号一步一步达成雷达与声纳的匿踪效果,并于1984年正式完成,随后在1985年和1986年也进行了夜间试验,但是海影号从未离开测试阶段,毕竟它本来就是概念船,仅为匿踪技术而生。

因此,海影号在测试中获得的一些知识,也在后续的军舰上被实用化,比如DDG 1000「朱瓦特级」匿踪驱逐舰(Zumwalt class destroyer),就有源引海影号的经验。

令人伤感的是,海影号在完成实验之后,没有能够留下来。美国海军在2006年出售了海影号,但是规定买主必须将其拆毁,而不能使用,这很可能是避免机密外流的做法。不过不知为何,并没有提供给博物馆或其他收藏机构。最终,海影号于2012年被拆成一堆废钢铁,结束它神秘的一生。

文章来源:Why the US Navy's attempt to build a 'stealth warship' didn't work out

#海影号 #匿踪 #明日帝国 #F-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