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使疫情让全球经济活动停摆,资本市场却在被大量热钱簇拥下,股市不断窜高、剧情高潮迭起。
以下情景,已是台湾人的日常:晨间时分,挤得像沙丁鱼的捷运车厢里,不少人的手机里,不断跳动着红红绿绿的数字;公眾场合,也经常能听到他人高谈阔论股票经。
2020年,台股大盘指数创新高,一举突破30年歷史高点的1万2682点,封关在1万4732的高点,全年涨幅22.8%。
即使今年元月以来,美债殖利率持续攀升,大型成长股、科技股被迫修正,台股大盘仍气势如虹,今年第一季累积涨幅11.5%,甚至还正式站上1万7000点,足见这股资金动能有多强劲。
疫情年,台股衝刺两大动能!
然而,4月22日,台股爆量下跌,当日集中市场成交量爆出7675亿天量、刷新歷史纪录,却以黑线收场,显然面临获利了结卖压,多空交锋。
恐慌情绪顿时蔓延,投资人急问:台股来到转折点、要崩盘了吗?或者,只是盘整,行情尚未退潮?
在细究台股是否泡沫化之前,我们可能得先了解,台股是如何爬上现在的高峰,回头检视这波高涨的台股体质。
动能一》基本面强,全体获利年增26%
检视基本面,台股在疫情年的衝刺动能之一,就是企业获利攀高。
2020年,企业本身体质稳健或搭上趋势顺风车、获利创新高,全体上市柜公司获利2.42兆元,年增26%。
而「护国神山」台积电表现更是不俗,税后净利5178亿元,相对于2019年的3898亿元,是在1750家上市柜公司中,唯一一家成长达千亿元规模的领头羊。
正因如此,台积电化身为飙股,突破前次歷史高点的270元,一路飙涨至679元,股东人数也大增一倍,从46万人到目前的97万人,超越散户最爱的中钢。
获利第二至第十名的公司,包括富邦金、裕隆、长荣、友达、联电、群创、联发科、阳明和华硕,加总获利逾3655亿元。
动能二》股民变年轻,投资行为更多元
动能二,是股民结构、投资行为趋于多元化。
目前,有证券帐户并实际参与股市的投资人口约1078万人,占全国人口46%。换句话说,每两人就有一人可买股票。
证交所统计,去年新开户的台股生力军增加67万人,刷新10年纪录,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其中,20至29岁(32%)、30至39岁(28%),加总起来占了六成。
不仅新开户数变多,在低薪、低利率、通膨等疑虑下,股民年轻化、以定期定额投资股市替代储蓄,成为撑盘新主力。
去年10月开放盘中买零股后,推动台积电、大立光的股东人数大幅成长,存股族最爱的金融股,如玉山金和第一金的交易量也明显增加。
台股八局下半,小心别接刀子!
事实上,台股强强滚,一路衝上「万七」的史上最高点时,今年第一季,外资却卖超2440亿元,可见当今股市主要是内资大举挺进,推升股市创新高。
归结制度面,自去年「逐笔交易」和「盘中零股交易」新制推动以来,除了本土寿险、法人资金,小资、存股族集结蚂蚁雄兵力量,也成为巩固山头的主力。
去年,这场「全民疯买股」的资金狂欢派对,让缴纳国库的证交税高达1502亿元,创歷史新高。
但,台股不断挑战新高,「外资先生」谷月涵和「外资第一名分析师」杨应超均纷纷示警,股市已到八局下半,小心变化球,做好随时抽身准备 。
听过「擦鞋童理论」(shoeshine boy theory)吗?当资金最少、平时不关心股票的「擦鞋童」,纷纷涌进股市大展身手时,要小心套牢、千万不要「接刀子」。
本文作者:廖君雅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5月号419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