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日前发出指示,要求中共各级领导「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有些学者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背后可能是感受到「敌人遍天下」的危机;另有学者解读,这可能是大陆战狼外交要作调整而释放的信号。
《美国之音》指出,习近平周一在中共政治局学习会上,以加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主题,再次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美国学者高伐林说,其中有2点可以看到习近平感受到危机:一是实施多年的大外宣,投入很多人力财力,却连遭失败。形象上构成反差,表达上引起反感,行动上导致反制。这一代外交官很多是战狼,「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将多少振振有词的好文章、娓娓动听的好节目的效果全部抵消;二是全球互网路、社交媒体、自媒体兴盛,过去一元化的大外宣显得黔驴技穷、手足无措。
有些外媒则认为,习近平的指示可能标志着北京正寻求缓和其战狼外交带来的国际处境。一位毕业于復旦大学的匿名校友说,这次政治局学习会议是请復旦大学张维为教授来讲解,其中一个极不寻常之处在于张维为不仅讲解,而且还提出了工作建议,甚至是政治局委员们还就此行讨论。
他分析称,如果未来中国在对外政策发生一些形式上的变化,这可能就是这次「讲好中国故事」学习会议上张维为提出的建议,可能意味着以后统战力度要更大一点,不能像过去老是教训别人。过去对西方僵硬的战狼外交实际上损害了中国的形象,未来北京的外交政策可能会有微调,这次「讲好中国故事」可能是个信号。其中问题的关键是,习近平多次指示讲好中国故事,说明这个故事一直没讲好。
这位分析人士指出,最近中国一所主要大学也透过他寻求跟美国合作办学,他感到很奇怪,现在美中关系恶化,怎么可能会成?结果对方说,习近平指示中有一条是「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中国教育部最近批下来好几个专案都是跟美国合作的。
学者高伐林认为,在很多中共大外宣官员看来,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只讲「好的中国故事」,不愿实事求是,如此会让中国故事中积极的一面失去公信力,在应对外界媒体的负面报导时永远是反击,永远不认帐,越来越被动。这导致有些海外民眾包括华人在内,有时寧可相信社交媒体自媒体未必靠谱的说法,也不相信中国官方与媒体义正词严的声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