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民眾在无法与其他人正常互动之下,会有一些想说的话。树德科大通识教育学院艺文中心《走路的声音》企画案,收录了全校10个科系的88位师生校友的心声,在疫情爆发前完成准备工作。

《走路的声音》企画案是今年音乐艺术节中,与开幕活动成为唯二未受疫情影响,顺利完成的节目制作。该企画由艺术管理与艺术经纪系专任教师黄佩蔚策画主持,并邀请剧场工作者担任驻节艺术家与同学一起创作,发展出专属于树德人校园的限地作品。

资深剧场人张吉米、声音创作者张又升及高雄在地青年艺术工作者温思妮3名剧场人,协同该校师生在疫情爆发前的4月底,完成3梯次的感官开发工作坊与录音收集,后续加上「48小时快闪徵件」开放全校投稿,总共徵集到160个声音檔案,来自全校10个科系的88名师生校友,成为声音提供者。

黄佩蔚说,在徵件条件中,以4个简单的提问,邀请树德科大师生与校友录制属于个人及集体的记忆回声,包括「在树德校园生活中的特别回忆」、「现在此刻最想见的人,最想跟对方说的一段话」、「录制一段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声音」、「现在最害怕的事情、最热爱的事情,为什么」,总计4424秒的录音檔,投射了一个世代青年学子的集体状态。

所得音檔透过艺术家的后制剪辑及诠释再创,设计出3条15至20分钟不等的声音路线,分布在同学每日行经校园的生活路径中,参与者只需手机及戴着耳机,根据声读指引,聆听真实献声所交织的记忆声景,走访树德科大校园里的不同风景。

#树德科大 #走路的声音 #校园 #疫情 #青年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