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体报导指出,一名在加护病房治疗的感染者,苦等多日都等不到瑞德西韦,引发药物不足疑虑。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专家谘询小组召集人张上淳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同阶段使用的药物不一,若进入插管、使用叶克膜的情形,使用瑞德西韦就没有帮助,甚至死亡风险还会比较高,也许是医院没有和家属沟通清楚。

张上淳表示,过去国际上出现瑞德西韦后,我们很快引进瑞德西韦治疗,后来发现类固醇可以改善死亡率,再看到抗体药物,最近大家则比较关心单株抗体药物。新冠肺炎病人不痛阶段治疗使用的药物不一,轻症不需住院、住院单不需要氧气,或是插管等,治疗方式都不一样。6月2日,专家小组有进行讨论,针对不同阶段给予药物使用的建议。

昨日傍晚,指挥中心也接获申诉指出,有民眾的家人在加护病房,瑞德西韦一直没有核下来使用。张上淳表示,其实瑞德西韦使用的时机是住院需要氧气的时候使用,可是一旦等到插管、叶克膜,就不需要也不适合使用瑞德西韦,或许第一线医师没有沟通清楚。

张上淳表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有事证资料告诉我们,插管、叶克膜,使用瑞德西韦对预后、降低死亡率没有帮助,甚至使用瑞德西韦的人,死亡率的风险还比不使用的人高,也许是药物副作用引起。

张上淳表示,专家小组没有禁止或反对插管病人使用瑞德西韦,虽然没有好的改善,可是也没有显示不好,可是越来越多资料显示可能会有副作用,因此建议插管、呼吸器的病人不要使用瑞德西韦。若没有沟通清楚,家属会以为家人病重却不给用瑞德西韦。

对于医界质疑药物的取得程序繁琐,张上淳表示,也许有一些误会,以为瑞德西韦是救命药,其实减少死亡率的是类固醇、抗体药物,这些药物各家医院都有,自己可以决定使用,因为繁琐而引发的状况也许有些误会。

#瑞德西韦 #药物 #张上淳 #使用 #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