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全球有近3成的儿童受异位性皮肤炎所苦,在台湾,婴幼儿的盛行率约17%,几乎每10个孩子就有接近2名深受其扰。尤其发作时孩子不舒服哭闹,家长既怕孩子抓破伤口,又怕用药会伤害幼小孩童,真是既心疼又辛苦。长庚纪念医院皮肤部一般皮肤科副主任施一新医师表示,目前已有较温和的外用非类固醇药膏,可第二线使用于异位性皮肤炎的短期及间歇性长期治疗,提供婴幼儿异位性皮肤炎用药新选择。

●过敏体质难预防 治疗黄金期为2岁以前

异位性皮肤炎好发于婴幼儿,是一种因过敏体质引起的皮肤慢性发炎,常常反覆发作。除了遗传之外,环境因子是造成异位性皮肤炎发作的主要原因。像是日常环境的温度湿度变化及过敏原、衣物等接触、摩擦肌肤物品的材质,都容易引起皮肤的敏感和刺激,甚至可能造成发炎的恶化。

长庚纪念医院皮肤部一般皮肤科副主任施一新医师提醒,两岁以前是婴幼儿的异位性皮肤炎黄金治疗期。
长庚纪念医院皮肤部一般皮肤科副主任施一新医师提醒,两岁以前是婴幼儿的异位性皮肤炎黄金治疗期。

施一新医师表示,异位性皮肤炎的黄金治疗期为两岁以前,如果没有好好控制,容易越来越严重,不断反覆慢性发炎,若伤口併发细菌感染会让治疗变得更复杂,甚至走向气喘、过敏性鼻炎等慢性过敏性疾病的另两部曲。

●婴幼儿温和用药新选择

婴幼儿的异位性皮肤炎治疗是以外用类固醇药膏为主,辅以保湿乳液及口服药物。许多家长担心类固醇的副作用,如大量使用可能影响孩童的生长发育,强效的类固醇外用药膏有可能影响眼压,担心会诱发青光眼,提早白内障的出现,或是会让皮肤变薄、长毛、血管扩张、增加皮肤感染机会等等。

对此,施一新医师特别提醒,切忌因顾虑类固醇的副作用就自行停药,应定期回诊并依照医师指示,根据疾病状况调整擦药频率或用药选择,才能更有效控制异位性皮肤炎。

不过为了让幼童能更稳定用药,近期卫福部通过外用非类固醇药膏,可第二线使用于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异位性皮肤炎的短期及间歇性长期治疗,提供了婴幼儿异位性皮肤炎用药新选择。

●嫩嫩的娃娃脸摸起来却像砂纸 当心就是异位性皮肤炎

施一新医师建议家长,若发现家中婴幼儿皮肤反覆出现乾燥、搔痒,脸颊变得花花粗粗,摸起来像粗糙的砂纸时,为期超过3个月以上,就要有可能是异位性皮肤炎的警觉心,及早向专业皮肤科医师、小儿免疫过敏风溼科医师求助,避免异位性皮肤炎持续恶化。

#异位性皮肤炎 #婴幼儿 #用药 #类固醇 #非类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