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特约记者赖御文报导】竹林山观音寺,是新北市林口区最着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很多民眾到了林口都会特别前往朝拜,不过不少人都不知道竹林山观音寺经歷了三段传奇的歷史。
竹林山观音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清朝嘉庆六年、西元1801年,林口一带的泉州三邑移民创立「龙山寺檀越会」,从台北龙山寺迎接「十八手观音大士」到林口奉祀,这时还没有寺庙,但是祭祀已经开始。
到了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这是台湾歷史上最悲惨与动盪的一年,全台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与族群衝突,甚至上演了吃人的惨剧,当时名人林占梅就特别记下了这段吃人的惨况。
当年艋舺出现顶下郊拚,本来已居优势的顶郊泉州三邑人,向林口等地的同乡求援,打败下郊的泉州同安人,并把他们赶到大稻埕。顶郊为表感谢,将龙山寺供奉的「广大灵感观音大士」神像赠给林口,此神像就由龙山寺檀越会奉祀。这时也还没有寺庙,但是已有神像。
到了昭和十四年、西元1939年,地方人士黄永茂等捐献土地,本来命名为「林口庄龙山寺」,但是为了避免与艋舺龙山寺混淆,隔年改命名为「竹林山寺」。林口农产品有绿竹笋,竹林多、山也多,但是竹林山寺这个名称的由来,并不是因为竹林与山,而是因为竹林山寺的信眾不只遍布林口,还包括芦竹与龟山,所以从三地各取一字而成了「竹林山寺」。从此以后,林口的观音信仰正式有了竹林山寺这个重要中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