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讯》报导,身为台湾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性树木医师,詹凤春20年前留学日本时,没有想到自己会走上这条人少的道路,既以医树为生,而树也靠她求生。

「我想尽量保留台湾的老树,因为老树的基因就是不一样。」在接受《财讯》团队採访时,詹凤春说,她在全台到处救树,特别是许多老树,它们往往在即将离世前,还会在树根处留下新长出的第2代,有着相同的基因,可以再活100年。

她心疼重病的它 传统熏蒸,反让樱树被火炙

「救树还要默默地救。」她感慨道,经常看到老树生病了,一般民眾不懂,就去找人用传统高收费的熏蒸方式来救树,这其实救不了树;但找上她,难免被批评是挡人财路。詹凤春说,她回台从事树木医师,比在日本还累,「日本很尊重专业,但台湾不尊重。」已经医治阿里山上樱花树4、5年的她,回忆起第一次上山看樱花树的情景,她当时很难过,因为看到那些樱花树得了重病还被火烤。

根据《财讯》报导,她在这些百年樱花树的身上,看到因长期受簇叶病的影响,出现惨不忍睹的树形和枝条变形,站在树前,她不舍地对老樱花树们说:为了保全其他樱花树,必须选择伐除你们。于是,她开始砍树。「砍的同时,我在引第2代的树,帮阿里山规画下一个100年。」濒死的樱花树在脚下留下了第2代的小树苗。「我觉得这好像是一种宿命,日据时期日本人带了一批樱花树,100年后出现了像我这样的人,为了下一个100年。」詹凤春说。

7年多前,顶着东京大学环境设计博士和农学硕士光环回台,詹凤春跌破了一大票亲友的眼镜,「我家人甚至一直以为我读的是东大补习班,毕业典礼也没人来,看到我的学位,觉得不可思议。」

她从跷课到留学 老教授3条件,引进树艺界

根据《财讯》报导,在桃园中坜乡下长大的詹凤春,从小好动、爱玩、爱爬树,就是不爱念书。高中念的还是补校,而且还跷到寺庙里,一度想出家。经常跷课到佛寺自修念书的她,最后考上辅大日文系。问她为何想念日文?她说:「因为庙里的师父是去日本佛学院留学的。」毕业后,她到姊姊的花店打工,于是对园艺产生了兴趣。又因为在店里翻阅了日本的花艺杂志,开始查询日本有园艺相关系所的大学;存了一笔积蓄之后,就飞到日本考试,顺利入学东京农业大学造园系。

文章来源:财讯双周刊
#樱花树 #詹凤春 #老树 #树医 #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