叭、叭!响亮的喇叭声,宣示着由台东前往高雄的金马号即将启程,3个小时的路程,载着的不只出外人,还有当年仅16岁的崧腾企业董事长张俊云。
「我家是台东初鹿后山的人,一般如果国中毕业就是当学徒,但父亲要我升学。」张俊云回忆,当时家里穷,爸爸张明为了让孩子读书,不惜每年卖1头牛。
对农家而言,牛是重要的生财工具,寧愿卖牛也要让孩子上学,不为别的,就为了孩子能有更宽广的视野。于是,国中毕业后的张俊云,就去了高雄这个工业大城读高工。
让他出外无后顾之忧 父亲把钱藏书本
「他怕我把那么多钱放在身上会丢了,开学前就帮我准备行李,几千元的钱都绑在书本里。他就是要让我们无后顾之忧。」有了爸爸支持,张俊云一路从高工念到二专,出社会后,爸爸不仅提点他们工作要尽责,也要重视专业,「尤其,那个年代正是10大建设的年代,工程师第1个不是要赚很多钱,而是要先有专业。」
从小听父亲的训诲长大,但父子之间也不是没有过衝突。
「我第1次创业时,先跟家人拿50万元,后来这家公司很赚钱,我分了1000多万元离开,就准备再次创业。」爸爸却认为,既然当初是拿家人的钱创业,赚得的钱,家人也该分润,后来张俊云决定分500万元给爸爸,「这大概是我创立崧腾时的事。」
1992年,崧腾正式成立,29年来,在电源开关、插座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如今是全球第3大开关元件制造商。
父亲拿钱买崧腾股票 是为他留老本
而崧腾2007年挂牌上市时,出乎意料地,爸爸把张俊云给的500万元,统统拿来买崧腾的股票,「挂牌的时候,还送了我父亲一些股票。但你知道吗?他1张都没卖,直到过世前,1张都没有卖。」
当年,张俊云不明白爸爸的苦心,后来才懂,这笔钱爸爸一直没动,是担心他创业后血本无归,硬是得先帮他留本,好让他东山再起时,仍有老本傍身。「我跟我父亲大概有2年不讲话,后来是因为孩子出生,我爸也觉得我创业成功了,虽然他没讲,但肯定觉得很光荣。」
虽然小时候没受过正规教育,但在寺庙住过一段时间的张爸爸,却是从小自学汉学,甚至对《易经》研究深入。
张俊云说,「我爸常讲『德要配位』。」如同《朱子治家格言》所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因此,「德行」自然也成了张俊云在公司经营上最重视的事。
更多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285期)
文章来源:今周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