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官网站今天(8月10日)消息,近一段时间,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反覆交涉、晓以利害,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此举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决定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

澎湃新闻引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分析称,立陶宛在退出中国中东欧「17+1」合作后,在双边关系上有不少动作,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不断挑衅,已经直接影响到两国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

召回中国驻外大使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并不多见,上一次还要追溯到1995年,当时因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中方召回了时任驻美大使李道豫。

崔洪建解释,在对外关系中召回大使,客观上会对两国间的正常交往造成影响,立陶宛在中国核心利益上挑衅中国,才使得中国做出如此选择。不过到目前为止,召回大使仍然表明双方还是希望将问题限制在一个可以管控的程度,控制在外交领域而不向其他领域扩散,接下来就要看立陶宛方面是否会继续一意孤行,这要取决于立方是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今年5月,立陶宛外长宣布退出中国-中东欧「17+1」合作机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24日回应,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符合各方共同利益,机制成立9年来,成果丰硕,不会因个别事件受到影响。相信在机制成员国共同努力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必将为有关国家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澎湃报导称,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立陶宛国内少数政客开始在台湾问题上不断挑战中国核心利益。7月20日,立陶宛和台湾当局宣布「互设代表处」。8月7日,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曼塔斯·阿多梅纳斯(Mantas Adomnas)在接受採访时表示,「立陶宛将在国际义务范围内,运用一切方法帮助台湾,希望他国能看到立陶宛的例子,支持台湾不用害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7月20日曾正告立陶宛方面,中方坚决反对建交国同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反对建交国同台湾互设所谓「代表处」。中方敦促立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恪守建交承诺。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8月7日也在立主流媒体《共和国报》发表题为〈台湾属于中国是国际共识〉的署名文章。申知非指出,令人遗憾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立陶宛政府屡次在台湾问题上公然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国际关系准则,通过互设「代表机构」给予「台独」势力实质性支持,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干扰了中国统一进程。

申知非表示,立陶宛政府寻求拓展亚洲市场的愿望可以理解,但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经贸、文化交流之名进行政治操弄,与台湾发展任何官方关系。

2021年1至4月,中国大陆与立陶宛双边贸易额为80457万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13920.7万美元,同比增长21%。与此同时,立陶宛同期与台湾的双边贸易额为4590.5万美元。「是否以立陶宛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刻意破坏中立之间正常的国家关系,需要立陶宛政府和人民做出明智的选择」,申知非在撰文中强调。

对于此事是否会影响整体中欧关系,崔洪建分析,立陶宛是欧盟国家,欧盟方面又一贯强调所谓外交一致性,不过欧盟方面在此事上可能会出现分化。一方面部分国家可能会对立陶宛表达某种支持,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则不会认同在涉台问题上採用立陶宛的方式,因此短期内欧盟不会就此事形成一个统一立场。

崔洪建表示,「如果立陶宛继续挑战中国核心利益,欧盟会面临一种比较尷尬的境地,一方面会暴露出欧盟内部处理对华关系时的差异性,同时欧盟又会想尽力体现出它们的一致性,二者如何平衡会是摆在欧盟面前的难题。」

#立陶宛 #中国 #欧盟 #影响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