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邓白氏数据分析和经济学家团队在整合四季的「台湾企业乐观指数」调查后,今天发布2.0版的「台湾企业乐观指数调查,由之前的6个关键参数改为5个,调查目的在于衡量商业社群的脉动,衔接各国和各地区的GDP数据,包括: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台湾等。

邓白氏台湾分公司总经理孙伟真表示,「台湾企业乐观指数」2.0版的推出,是希望能够成为经济活动的领先指标,透过捕捉企业下一季的增长预期,帮助企业做出关键业务决策。此次调查显示,2021年第三季「台湾企业乐观指数」较上一季下降17%。销售量、新增订单量、净利润的乐观指数已降至三季低点。乐观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冠疫情确诊案例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限制因此抑制经济活动。

美商邓白氏指出,新冠疫情对服务业造成严重破坏,但对制造业的影响较小,出口导向的制造业生产基本上没有受到阻碍。但病毒对制造业的厂商产生了心理影响,使得他们对于近期的业务前景更加保守谨慎。由于五月中旬以来新冠疫情确诊病例攀升,因应防疫所需,全台进入三级防疫警戒状态,如今八月初,虽然降回二级警戒,但服务业的企业对商业前景不太乐观。

美商邓白氏今天发布2.0版的「台湾企业乐观指数(Business Optimism Index)」调查显示,销售量、新增订单量、净利润、雇用员工数等均下滑,仅有对销售价格的乐观程度较上一季有所上升。

2021年第三季,「台湾企业乐观指数」为120,较上一季下降17%。制造业乐观指数下降7.9%,服务业乐观指数下降32%。销售量(56%)、新增订单量(53%)、净利润(53%),2021年第三季处于三季低点。

另外,2021年第三季,40%的受访者预估销售价格将会上涨,为过去三季的最高水准。

住宿服务业和食品服务业在2021年第三季的销售量、净利润、销售价格、新增订单量、雇用员工数最不乐观。运输业和仓储业在2021年第三季的销售量、销售价格、雇用员工数,仍然最为乐观。54%半导体行业受访者预估销售价格将会上涨,高于前两季。

#台湾企业乐观指数 #乐观指数 #销售量 #销售价格 #新增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