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严重衝击经济,让更多「甘苦人」的生活苦不堪言。台南市政府推动的实物爱心银行,从原本的4家,今年一口气增加6家,希望提供弱势民眾短期救济。不料,在实物爱心银行家数持续增加的前提下,接受服务的弱势民眾却从去年4家全年服务4.8万人次,大幅减少为今年10家前7个月仅服务1.8万人次,让主办的社会局也感到不可思议。
2019年9月间,市府将各界捐赠的米、麵条、沙拉油、尿布、奶粉、各式罐头及饼乾等多样爱心物资,率先在佳里区开办全市第一家实物爱心银行实体店面,提供弱势民眾依需求选择物资,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由于成效不错,不仅去年陆续在中西区、新营区、永康区开办3家实物爱心银行,今年更一口气开办6家,目前总数已达10家之多。
社会局表示,实物爱心银行属短期救济,服务对象为设籍或实际居住台南市且有物资需求的弱势民眾,不限中低收入户,但需先提出申请,并经社工进行评估后,受助者再前往实物爱心银行选择所需物资;同时,社会局也会定期安排社工或志工关怀访视受助者,视实际需求即时提供物资及连结资源。
不过,社会局却意外发现,去年4家实物爱心银行,全年服务4万8000人次,各界捐赠的爱心物资总值达1485万元;但今年增加为10家实物爱心银行后,从元月至七月却仅服务1万8000人次,捐赠的爱心物资总值约475万元,有明显减少的趋势。
社会局进一步比较分析,4家先行开办的实物爱心银行,去年元月至七月与今年同期相比,无论服务人次或各界捐赠的爱心物资,相差都不大;此举除显示接受服务的弱势民眾,以及各界捐赠的爱心物资,多数都集中在下半年之外,今年新开办的6家实体爱心银行,也没有发挥预期的成效。
社会局认为,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不仅民眾外出的意愿降低,也影响新设实物爱心银行的宣传,导致有需求的弱势民眾,未能掌握最新资讯;但随着疫情逐渐缓和,该局也将加强宣导。
社会局还强调,在疫情衝击下,民眾工作收入减少,有物资需求的弱势民眾也大幅增加,一向是捐赠物资重要来源之一的寺院宫庙,今年如有举行中元普度,欢迎指名捐赠实物爱心银行,也吁请更多社会爱心人士、企业及团体共襄盛举,一起落实友善温暖力的愿景。有捐赠意愿者请洽台南市政府社会局社会救助科06-2995686。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