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网友日前发现1栋大楼1楼外观的强化玻璃上写满密密麻麻的「防颱设施」4字,觉得相当有趣;不过其他网友却起底出该大楼在板桥区恶名昭彰,原来该建商当初将1楼部分空间捐给政府作为公共空间,藉此换取容积奖励,不过之后却刻意用防颱设施名义,将其空间围起不让使用,已属违建,引发不少争议。
1名网友在脸书「路上观察学院」发表1张图片,照片中是1栋大楼的1楼外围,玻璃上刻满密密麻麻的标楷体文字,让路过民眾乍看之下误以为是经文,殊不知上头的文字竟仅是「防颱设施」,该4字排满满在玻璃墙上,成为当地1个特殊景观,原PO也说「以为是心经墙」,其他网友也说「防颱咒」、「结界师吗?」
网友留言说,「确定不是罚写吗?」「这是真的吗?为什么要刻这样?」「国小被罚写的即视感」、「而且还莫名其妙对墙面合十鞠躬」;不过有人查出该大楼是位在新北市板桥区的建案,该区域当初有6项建案申请「开放空间」,向政府换取奖励容积,不过却在2次施工后将开放空间围起来,变成社区大厅或是私人空间,而该豪宅就是以防颱为由将1楼围起,不让大眾使用开放空间。
据悉新北工务局先前已召集拆除大队,强行拆除1楼的门窗,只剩下柱子,但该豪宅则再用大片防颱玻璃围起外墙,还用玻璃上贴满「防颱设施」贴纸,引发附近住户抱怨连连;城乡局也回应,该豪宅有申请设置防颱措施许可,但开放空间仅能在气象局公告海陆警报、豪雨特报、颱风警报等才可短暂关闭,不可假借装设强化玻璃将空间围住。
文章来源:脸书「路上观察学院」贴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