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蔡诗萍专栏】五倍振兴券,急转弯,不仅仅再次暴露苏贞昌决策的傲慢,也凸显蔡英文总统最后关头的介入决策,但问题的本质是:半总统制,或双首长制的困窘,始终存在;而政党恶斗的文化,往往优先于国计民生的考量!

不管是三倍券还是五倍券,民进党政府始终有个心结,就是不要被批评为「马英九的消费券翻版」。

这心结,使得行政院的决策思维,从头到尾,只惦记着「不要像马英九」、「不要像马英九」,反而忘了,此时此刻,要振兴券的目的为何!?

不就是,救急于疫情当下,内需市场的可能崩盘吗?不就是,让民眾觉得,「我的苦,你政府有感受到吗?」

不计于此,反而斤斤计较,「不是消费券不是消费券」,整天把这像符咒一般挂在心上,其结果当然就是「政治算计」远大于「解民眾于倒悬」的政策用心了!

这是苏贞昌内阁,在五倍振兴券上,最大的盲点。

但,民进党的立委们未必这么蠢,民进党执政的县市长们,未必这么计较,站在第一线,感受民意压力的政治人物,一定只希望,赶快推出一些「让人民有fu」的具体政策,让他们能对选民说,你看我们民进党并不是不知道「人民之苦」啊!

苏贞昌的坚持,很明显,与蔡英文总统是有「扞格」的,不然,蔡总统不会两度公开提醒行政院要多了解民意,但为何苏贞昌「硬是不点不亮」呢?他个性使然,是原因之一;但体制存在的双首长制困境,则再一次被迫暴露出来。

我们回想一下,当年李郝矛盾,就不难理解了。

由于,修宪后,行政院长仍是最高行政首长,统领文武百官,执行日常政务,总统虽有数百万票的民意基础,却由于不是美国式的总统制,而无法直接领导各部会推动政务,仍需要透过行政院长来指挥各部。

当年马英九高票当选,曾试图「退居二线」,实践「内阁制」的精神,但不久即因政策的不食人间烟火,被骂翻,而又站回到第一线!这都显示,双首长制体制的尷尬,总统有民意基础却不能事事亲为;院长领导百官,若他强势起来,必与总统扞格衝突!

过去多年,类似苏贞昌五倍振兴券与总统意见不合的衝突之所有少见,那是因为总统提名阁揆时,已经罕见会提名具实力,风格强悍的人选了。但只要体制的矛盾仍在,只要阁揆有企图心,这问题,不会不爆发的。

这次总统府的出手,苏贞昌院长「真的」很难堪。

十名「英系立委」,同时间在脸书上发难,呼吁直接发振兴券,而不需要民眾再拿出一千元,这既形同马英九的消费券再版,又等于向国民党呼吁的发现金低头,政策的意义上,是对苏贞昌内阁的双重打脸!

我实在看不出,阁揆苏贞昌还有什么顏面,再继续撑下去!?在接近「后蔡英文的时代」里,蔡苏合作的的蜜月期,已经结束了!苏贞昌的被迫政策急转弯,再次说明了,民选总统只要愿意积极作为,她,蔡英文仍是最后的决策主导者!

只是这次的代价,是让民眾看到了,最终民进党走回马英九的消费券老路,或江启臣的发现金诉求,也实在够尷尬了!

作者为知名作家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截图。

●经授权刊载,原文分享于作者脸书。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苏贞昌 #马英九 #振兴券 #消费券 #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