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者最早在去年底即预测,2021年房市,最令人担心的两只黑天鹅,一只是政府持续打房,另一只就是疫情一旦復发将使得房市首当其衝。进入今年5月,全台陆续爆发确诊案例,甚至快速蔓延至全台各地,三级警戒状态犹如半锁国;今天最新出炉的台北市政府地政局资讯显示,5月台北市房市明显重影响,成交量明显萎缩27%,但住宅价格指数,还是呈现逆势攀升走势,上涨0.44%。

地政局指出,根据最近一期110年5月的实价登录资讯,单月交易件数890件,较4月减幅27.41%;交易总额为226.47亿元,较4月减幅21.66%;住宅价格指数107.67,较4月微升0.44%。

地政局分析,110年5月实价登录量价受疫情影响,全市交易量共890件,较4月1226件减少336件,减幅27.41%;交易总额为226.47亿元,较4月289.09亿元减少62.62亿元,减幅21.66%。

在台北市12行政区当中,5月交易量都同步减少。

其中减幅前3名,分别为大安区、北投区及大同区,较4月分别减少47.30%、30.95%及30%。

各行政区交易总额,依序由内湖区(32.14亿元)、中山区(30.21亿元)及大安区(24.64亿元)位居前3名;总额最少为大同区,仅5.41亿元,总额最高的内湖区与最低的大同区,差约4.94倍。交易总额增幅最大为士林区,较4月增加5.65%,减幅最大为大安区,较4月减少48.29%。

在房价表现方面,疫情衝击之际,小宅房价最快反应,率先下跌。

地政局统计,台北市5月全市住宅价格指数107.67,较4月107.20上升0.44%,较去年同期103.95上升3.58%;标准住宅总价1706万元,标准住宅单价每坪54.32万元。

大楼住宅价格指数109.11,较4月108.95上升0.15%;公寓住宅价格指数106.03,较4月105.29上升0.70%;小宅住宅价格指数105.43,较4月105.84下降0.39%。

月线部分,全市及公寓止跌回升,大楼续扬,小宅续跌;季线部分四者皆为上扬;半年线仅公寓持平,其他三者皆走升。

#全台 #上扬 #减幅 #地政局 #住宅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