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务次卿勃恩斯将接驻北京大使,离秦刚任中国驻美大使未满月,学者分析这是外交对等,中美关系可望缓和;但勃恩斯是政策执行者,不应过度期待完全改变当前两国的问题。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近日提名职业外交官、前次卿勃恩斯(Nicholas Burns)出任悬缺11个月的美国驻北京大使一职。由于新任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才于7月底赴美履新,未满一个月,美方随即发布这项人事,外界关注其中释放的「政治信号」。

香港01的报导提及,中国多名国际关系、外交学者认为,在秦刚赴美后,美国随即宣布勃恩斯出任此一要职,展现「外交对等」,对于两国间的关系有积极的意义;只不过当前中美两国关系太复杂、存在结构性问题,不能期待一个大使上任后,就可以完全改善这些情形。

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分析,大使的职责是在两个国家的决策层之间,扮演迅速沟通的桥梁,因此美国的大使必须履新后,才能发挥这种作用。这项人事案表明了美国重视中美高层沟通。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有类似的看法,他指出,美国驻中国大使的职位长时间悬缺,对两国而言是极不正常的事,且对两国交往造成严重障碍。如果勃恩斯的提名顺利通过,对两国恢復相对正常的关系会有积极意义。

他进一步分析,勃恩斯曾在柯林顿、小布希的政府中任职,而且也熟悉拜登的国安和外交团队,加上是民主党、共和党都能接受的人选,因此这项人事案并不会遭遇严重的挑战。

勃恩斯是职业外交官出身、外交资歷丰富,吕祥认为这样的身分有优势也有劣势, 「对美国来说,其优点是会比较忠实地执行美国政策,劣势就是可能不会展现更多灵活性」、「勃恩斯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官,应该不是开创性、灵活性很强的人」。

李海东同样提及,当前中美两国关系太复杂,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如果勃恩斯能在两国高层之间迅速且有效传达讯息,就已相当积极,「不应对新任驻华大使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给予过高期待。」(编辑:赖言曦)1100822

#恩斯 #两国 #美国 #外交 #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