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小时候闻到海边曝晒后腥膻气息会反胃、国小时期要特别去上作文班、到现在写个500字还是要磨整个下午的人来说,不论是专情于鲸豚与海洋摄影,又或者是完成了一本书籍的出版,都是始料未及的事情,搞不好连以前的作文老师都会觉得讶异。
曾经多次被问到「是有特别怎么样地去适应海洋吗?」其实没有耶,因为鲸豚,踏上了船出海、端起相机学习平衡、套上蛙鞋下水,当然可以说生物观察、拍照、潜水这些先备技能从大学时期就开始摸索,但后来也就自然而然地套用至海上的环境。
我想,这20多年一路上走来,与其说我去适应海洋,在许多难忘经验发生的当下,如同我在书中提到收录虎鲸的叫声、幼鲸好奇地跑来身边打转、跟鲸鱼的对到眼、与蓝鲸共处于同一片海水之中、甚至是被好奇个体「摸到」这件事情,更多反而是感受到大海接纳了我!
为什么出书?这20年的梦想与坚持?
从没事就背着相机往山里跑的大学时期开始,成为「生态摄影工作者」就是埋在我心里最深处的一粒种子,但谁都说不准「想做的」跟「能做的」这两条线有没有机会交迭在一起。就像许多彷徨的大学毕业生一样,我不知该往那个方向迈进,以及该怎么走——一路上尝试了学术研究、修了教育学程、考过领队导游、在基金会任行政职——绕了一大圈,也反覆自问了无数次,最终还是决定既然要花时间花资源,当然就要赌在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上面!
这些年,我边走边看边学习,却不知道能够走到何时跟怎样的程度,就像我第一年去东加时,觉得下次再访搞不好是多年之后。然而,因为有许多朋友的看见和支持,陆续拿到「农委会林务局」的生态纪录片补助,拍了《海豚的圈圈》鲸豚纪录片;「国家艺术文化基金会」的「海外艺游专案」;「帝亚吉欧Keep Walking梦想资助计画」等等的协助,让我稍微站稳了脚步。
也许是身处于自然之中久了,看着环境不同时刻的变化,并想办法用能力所及的方式,捕捉住当下自己觉得最佳的画面,成了再理所当然不过的想法,而不太会有一定非要拍到什么不可的强求心态。
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那片海,这本书的出版,如果能对那些还在寻找方向,或着是犹豫裹足不前的朋友们,有着些微的影响;不论是思考更多的可能性、更坚定了前行的方向,甚至有了迈出第一步的动力,也就很足够了!
为什么要拍?为什么会想要从事海洋摄影?
不只别人总是会问,其实,我也常问自己同样的问题, 尤其是当金钱及时间在无止境地投入后,我的心底也会不时地窜出问号。
对目前的我而言,已经无法分辨从事海洋摄影这件事情,是因为喜欢摄影,还是因为喜欢进入到那深遂的大蓝之中。在拍摄过程中,往往需要长时间将自己整个放进大海里,让自己能够用身体去体验在海洋的波浪或水流与更多隐藏的氛围,专心面对、仔细观察拍摄对象。就像每次出海的时候,自己总喜欢站在船艏,低头望着粼粼波光迅速地往后退去,也感受着海风的吹拂、海浪的韵律。
而摄影这件事情,虽然是发生在瞬间那一刻,可是拍出来的每一张相片,却是在那一整段时间,我与海洋发生的故事,这样的过程让我自己对于环境与生物有着较为深刻的感受并且发生思考。
回到最初的原点,我视我自己跟所拍摄出来的影像是一座桥梁,是最直接把讯息传递出去的方法。不论是在演讲过程或是听到别人分享我所拍摄的影像回馈后,我发现许多人对于所身处的环境并不是真的无感,而是在他们过往的生命经验当中缺乏与环境的互动;又或者是那一篇篇放在架上的生硬报告,当中隐藏着研究者的辛苦与热情,以及图、表、数据背后所包含的有趣故事。
如果能透过小小的观景窗,用自己所按下的快门,用影像把感动分享出去。当人们感受到这些让人屏息的美丽、生物的真实,或是科学图、表后面所隐藏的热情与趣味,就有可能让他们跨出生命中的第一步,关注我们所身处的环境。当然,最核心的动力,还是因为自己喜欢;整个人完全被眼前的画面所震慑,享受着那种拍摄时的澎湃悸动与全神贯注,所以才能够让人义无反顾地一直往前进吧!
(本文摘自《鲸豚记》/大块文化)
【内容简介】
「故事从美丽的台湾花东海域说起, 来到湛蓝温暖的南太平洋东加岛国, 海风冷冽的巴塔歌尼亚,甚至是白雪覆盖的极圈峡湾。
抹香鲸啊、大翅鲸啊、南方露脊鲸与虎鲸,还有家乡周边的飞旋海豚和花纹海豚老邻居……, 这 20 年的旅程,真是很棒的一件事情啊!」
荣获英国自然史博物馆「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师大赛」民眾票选大奖、法国「P×3 巴黎国际摄影大赛」金牌、美国「IPA 国际摄影奖」荣誉奖等国际摄影大奖殊荣,台湾首位水下鲸豚摄影师金磊,大学毕业后,来到花莲成为海上解说志工,开启他往后 20 年的鲸豚追寻之旅。
从水面上的影像开始,为了熟悉活动于不同海域的鲸豚种类,金磊前往世界各地下水拍摄鲸豚,磨练出深厚的水下拍摄技能与心法。一路追寻,坚持梦想的他,足迹遍及东加王国、日本御藏岛、阿根廷巴塔歌尼亚、挪威极圈……,与梦幻如抹香鲸、大翅鲸、南方露脊鲸、蓝鲸、虎鲸……近距离接触,并拍下牠们的美丽身影,其中包括悠游台湾海域近 30 多种的鲸豚纪录。
全书收录超过 200 多幅珍贵影像,《鲸豚记》一书可说是金磊 20 多年拍摄经验的一次反刍, 是他之于海洋,之于鲸豚,之于摄影的一趟「英雄之旅」。
这些年的旅程,金磊从拍摄鲸豚中认识自己,享受过在水中与鲸豚共游的震撼奇妙感,突破了恐惧、沮丧、撞墙的内心争战,更体悟到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透过过往生命歷程的反思,他在书中娓娓道出一张张令人惊奇影像的背后故事,那一段段的海洋冒险,难忘的神奇旅程,亦是他为迈入第 30 个鲸豚拍摄生涯所做的一次深度回顾。
这是一本关于鲸豚、关于海洋、关于自然生态,以及一位摄影师自我实现的精采有趣故事!
【作者简介】金磊 Ray Chin
自由生态摄影与环境教育工作者,从大学时期开始接触摄影,摄影主题多为自然中的生物与环境;因着喜爱海洋缘故,来到东海岸的花莲,邂逅神秘的鲸豚,为之着迷,落脚在花莲并担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解说、研究志工,投身环境教育领域,并深入海洋生态资源调查工作。超过 20 年的海洋生态摄影经歷,从水面上的影像,到近年来探访世界各地的水下画面,以及台湾海域的相关纪录。期望能够透过所拍摄的作品,让更多的朋友开始认识环绕在我们周围的蓝色大洋。
展览
2019 年 国立中正纪念堂《鱼裳:热情洋艺》特展
2019 年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拍岸鲸奇》特展
2019 年 DIGI WAVE 2109《大海里的迴旋踢科技×海洋》
2019 年 Canon 海洋鲸豚摄影展
2021 年 SKM PHOTO 新光三越国际摄影联展《纬度间的喷气声》
2021 年 Tittot 琉园特展《鲸天‧明天》
奖项
2017 年 53th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 People’s Choice Award | 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师大赛民眾票选大奖
2017 年 P×3 Prix de la Photographie Paris – Gold Award | P×3 法国巴黎国际摄影大赛金牌
2020 年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 – Nature-Underwater –Honorable Mention | 美国 IPA 国际摄影奖荣誉奖
作品
2008 年 《后山鲸书》摄影作者
2010 年 《海豚的圈圈》鲸豚纪录片导演
2011 年 《作家与海》摄影作者
2013 年 《台湾常见 21 种鲸豚图鑑》摄影作者
2019 年 《黑潮岛航》共同摄影
2021 年 《男人与他的海》纪录片演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