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趋缓,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取消抽水站出入人数限制,潮境海湾出现大量水域活动,导致保护区珊瑚开始出现损害状况,海科馆表示,希望在伤害还没有扩大时,呼吁游客一定要爱惜海洋资源,让海洋生物可以生生不息。
海科馆表示,疫情严峻时,曾配央防疫政策採取禁止水域活动措施,近日陆续解封,8月28日、29日根据市府AI灯杆统计,每天都有近600人次进入潮境海湾,从事水域活动,是前个月限制60人次的10倍。
海科馆指出,疫情时,人员下海研究与调查潮境海湾内的珊瑚,因无人为干扰与影响,多数已自我修復、完好无缺,但经上周假期后,潜水志工下水定期巡检时发现,原本完整的珊瑚花园,已开始出现新的珊瑚断枝。
海科馆紧急呼吁,有健康的珊瑚,才会有丰富的鱼群在此生活,请大家下水后要注意在水下的一举一动,先让自己熟练「中性浮力」的操作,确保可以控制在水下的行动,也请轻手轻脚、小心温柔的欣赏水下美丽世界,不要让无心之举破坏珊瑚。此外,也发现保育区内有任意下锚、綑绑的行为,将造成海洋生物桶形海绵受伤,提醒民眾切勿採行。
海科馆长陈素芬指出,望海巷潮境海湾资源保护区的目的在保育海域生物、维护生态环境,除了禁止任何採补行为外,只要不干扰海洋生物、也不破坏生态环境,仍可以从事海域休閒活动,在国际倡导的里海概念,人类的利用是可以与环境共荣共生,创造另一番丰富的地景,但希望民眾能善待海洋资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