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山大学「智慧操控水下载具平台技术研发学研中心」成功开发「科研用水下载人载具」,日前在高雄中信造船厂区完成首度「载人入舱」、「固定深度航行」测试,象徵MIT迷你潜艇已迈入「载人」潜行阶段。
中山研发的第一代双载水下载具(MUV)正中间是显眼的金属载人球舱,总重量3.7公吨,加上配重共计4.2公吨,舱内可载2人。骨架使用不锈钢搭起电力系统及运动操纵垂直与水平推进器,可下潜500公尺,电池与维生系统可维持8小时,并有事故紧急救援设计,可快速充气、快速卸载、急速上浮。
中心主任王朝钦指出,上一次在台南安平港域作动力航行测试,是由研究人员穿潜水装备、站在潜艇外的钢架、透过面板操作,完成水下8米实海动力航行测试。「舱内载人」是困难度最高的测试,考验研发人员在舱内进行科研活动,维生系统能否正常运作。研发团队为确保安全,曾事先在陆地上演练。
实测当日,潜艇入水后,先透过外部驾驶员操控,垂直下潜至5公尺的深度,先行测试重复下潜与上浮到水面多次,然后再正式载人潜入水中。人员滞底测试达1个小时,过程中自行开发的「维生系统」功能完全正常。接着也进行「定深航行」测试,在水面下以固定深度进行巡航,确认动力系统可在不同深度时,均能安全操控。
王朝钦主任强调,此次测试完成,意谓这艘潜艇己具备载人下潜与水下稳定航行的功能,为中山大学自行研发制造的MIT潜艇,再次缔造了关键性的里程碑。研发团队预计下个月前往小琉球,挑战外海抗风浪、下潜20公尺的纪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