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朱亚君专栏】看陈光超副院长写的《有温度的手术刀》,就像看Netflix的影集一般过瘾。看他用带着黑色幽默的笔调、诚恳敬业的医者之心,写下荒诞又讽刺的诊间故事,也写下自己如何在专攻头颈手术20年之后,持续研发各种人工耳蜗的手术,领先全球,30年不变的行医信仰。

是,是信仰。

每一次努力只为将伤口再缩短0.5公分;每一次开刀前,他都在脑袋里预演数百遍,将各种可能的状况都想到,并找出解决;如果多花两个小时,能将病人所有的癌细胞拿乾净,多活十年,他就一定贯彻到底,保证每个医疗步骤都确实做到。

距离第一次与副总编去拜访陈光超副院长,已经快六年了吧,我还记得他爽朗的笑声。这样漫漫的时光,感谢天,感谢双方都没有放弃,迎来了这本颠覆你对顶尖外科医师形象、最热情最赤诚、能自娱也能自嘲的医疗故事。

9月27日上市,就登上博客来即时榜前几名,首批进量已销售一空。请大家多多支持仁心仁术的好医师!

陈光超医师说:「病人不是故意来找碴的,是这个问题困扰他太久了。他只是想要得到一个令他安心的治疗跟诊断而已。」医术,没有完美,只有更完美;病人,没有找碴的,只有痛苦的。

路倒的四期下咽癌病人,大家都叫我不要救,因他对太太和女儿加暴。我医治他,并阻止他的暴力——〈救人的滥医师〉

为完成患者参加女儿毕业典礼的遗愿,我帮食道癌末期的她动手术,却被院长指控开不必要的刀,违反医学伦理——〈飞舞的火锅蝴蝶〉

第三期舌癌患者要告我,因为我帮他开刀花6小时。患者拿病歷给另一个名医看,名医说只要3小时,病歷上还写「黑白弗」(台语)——〈我被告了〉

坚信自己罹癌的病人,执意照电脑断层扫描、核磁共振……还咳出一口痰,痰就落在我左眼上——〈痰,谎言,咽喉炎〉

陈医师以黑色喜剧的独特视角,带我们一窥他30年来既醉心,又痴心的外科医疗场域:往往非到情节的最后一刻、文章的最后一字,你不会知晓自己会笑,还是会哭,且几处犹如悬疑小说般的结局大反转,就像回马枪,深深击中我们社会所潜藏的医病不信任与纠纷、医疗恐吓与暴力、健保体制矛盾等种种困境,以及医疗有时尽的复杂与纠葛。

医疗有时尽,但无尽的是医师的倾听与柔软,因此本书未曾掩饰的,还有他诚实坦率、失败自嘲的真性情。你因此深深理解,医师既坚强却也脆弱,既专业却也时而盈满眼泪,如同你我。

作者为宝瓶文化社长兼总编辑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医师 #医疗 #病人 #找碴 #朱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