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每45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为血癌患者。血癌是一般大眾对「白血病」的称呼,其中有一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因为病情恶化快,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有生命危险,被称为「最难缠血癌」。台湾癌症基金会提醒,如莫名出现脸色苍白、疲倦、发烧、瘀青出血、骨头疼痛等症状,应尽速就医检查;即使确诊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也别灰心,积极治疗就有生机。
白血病有4个种类,分成淋巴性和骨髓性,又各自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最新癌症登记资料,每年约有2550人新诊断为白血病,在恶性肿瘤死亡率排名为第9位。在所有白血病种类中,最来势汹汹的就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特色是是高致命性、低存活率、难以治疗,约有3成白血病患者属于此类,好发族群为65岁以上。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主要症状不典型,容易与老化、感冒混淆。发病后,大量癌细胞会随着血液循环到全身,对健康衝击剧烈且病程发展快速,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有生命危险。台湾癌症基金会个管师张维纯提醒,莫名出现脸色苍白、疲倦、发烧、瘀青出血、骨头疼痛,应尽速至各大医院内科或血液肿瘤科进行血液及骨髓检测。
儘管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被称为「最难缠血癌」,但并非无药可医,知名画家几米便是一例。台大医院血液肿瘤科医师侯信安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必须採取强效、高剂量且密集的化疗,但有年长或有合併症的患者往往难以承受化疗,存活不到半年,是最大治疗瓶颈。
侯信安进一步说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进入标靶新世代,针对不同状况的病人都可能有相应的标靶药物;尤其是高龄或具有共病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友,可透过健保给付的标靶新药治疗,让病况达到缓解,明显延长存活时间,甚至有获得移植的机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