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简秀枝专栏】「蹽溪过岭」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来说,是叮咛,也是初心,更是终其一生的使命感。立法委员黄国书剑及履及,书写、展览,更作为他大半生的座右铭。

10月2日黄国书委员在国父纪念馆举行他人生的第二次书法展,取名正是「蹽溪过岭-2021黄国书书法创作展」,展出115幅作品,包括篆、隶、行、楷、草五大体,形式含盖单幅、中堂、对联、斗方、扇形、圆形、六屏与组合等,琳琅满目,加上入口花团锦簇,开幕时冠盖云集,为沈寂多时的书艺界,打出一记响雷。

蹽溪过岭是出自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得主谢铭佑创作的《路》,歌词中提到「有路,咱沿路唱歌;无路,咱蹽溪过岭。」总统蔡英文也曾在2020年国庆演说时,以这一段歌词,勉励国人。

黄国书委员对于这段歌词,也心有戚戚焉,他领悟到这条书艺创作的路子,有路,就慢慢走,无路,也要拼命向前走,啥咪拢不惊。值此新冠病毒疫情困扰全世界,他利用蛰伏在家的机会,重提「蹽溪过岭」的精神与信念,期勉大家,抓定心向,共度难关。除了再圆书法创作乐趣,也抚慰人们抑郁心灵。

黄国书说,当他怀想起早年山居岁月农忙生活,暑假无暇游玩,每天清晨都要到山里头帮忙父母挑麻竹笋,踩崎岖山路,每遇大雨溪水暴涨,又得涉水探路,同时苦恼虫蚊野蛇,辛苦程度,不足为外人道也。

台湾先人更是在这块土地上,垦山辟地,筚路蓝缕,晴耕雨读,展现 「蹽溪过岭」,无视苦难挑战的精神,这些都是烙印在黄国书心底的成长记忆,弥足珍贵。

黄国书强调,艺术创作每个阶段,都在觅寻时代风格与当代性,有如台湾文化发展, 「蹽溪过岭」、匍匐前进。

文化部长李永得也十分肯定黄国书的多方才华与多元角色的身份,特别以「十三年磨一剑」来形容黄国书身兼立委、君子及才子,直称他是「亦侠亦儒一君子」。

李永得同时以「臺湾艺术界的二刀流、大谷翔平」来形容艺术家及立法委员的黄国书,以政治人物的身分,不只将艺术作为兴趣、消遣,更展现专业,呈现形式多元的作品,登上国家艺术殿堂展出;身为立法委员的黄国书,则是艺文界最好的支持者,无论法案、预算,黄委员总是不遗余力的为大家反映、协调、争取,始终致力于为艺文界搭建更好的环境。

「黄国书身为臺湾艺术界的大他谷翔平,他在艺术界及政治界都为我们带来最专业的展现」李永得说。

国美馆长梁永斐则以「书法缘,兄弟情」,惺惺相惜的角度看黄国书,梁永斐直说黄国书是「被立委工作耽误的书法家」。

史博馆长廖新田则称颂黄国书的斜杠人生。他说黄国书「治」书如烹小鲜,享受玩票、玩兴与玩味的「三玩」人生,而且一旦认真起来,完全不输眾书家,吓坏大家。

黄国书是南投鹿谷人,在书艺创作上,可说家学渊源。他的祖父曾跟随台湾知名汉学诗人张达修学习古文诗赋、楹联书法,时而参与中部旧诗社文人活动。

念小学后在祖父指导下,开始临写柳公权玄秘塔碑。从事教职的父亲硬笔书法端秀,父亲同时赵水椿书法好,父执辈书风,深深影响了他对艺文的喜好,后来又看到李毂摩、简铭山都受启发。

大学时代创办书法社,在杜忠诰启蒙下,研读歷代碑帖,程代勒、萧世琼、林荣森等名家,相濡以墨,汲其所长,逐渐形塑累积了他的书艺风华。

这次展出115件作品,都是2020至2021年疫情期间的创作,他取材多元,跨传统中国古典诗词及臺湾本土文学。特别是今年5月疫情升温,黄国书蛰居在家,发愤图强的成果。展览区分为「纵横古今」、「刚柔并济」、「尺幅千里」与「行云流水」四大主题,令人印象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开幕的花海与人脉,也令人惊艳,各部会所长、馆博文化界,企业家,冠盖云集。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黄国书 #过岭 #书法 #立委 #立法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