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门夹人事件层出不穷,往往造成民眾头、手挫伤,原因多出自大意或取巧,却时常造成乘客与公车业者对簿公堂,台北市公共运输处为此下令,明年3月底前,将于全市3000台低地板公车上,装设2片160公分高的透明压克力板,避免乘客轻易穿越隔板哔卡或放置物品,降低夹伤事件发生。
议员王欣仪指出,日前发生1名妇人将头、手越过公车后门旁的隔板,导致乘客被车门夹伤的憾事,但这仅是冰山一角。她推测,由于大部分公车后门两侧隔板较低,容易使旅客将头手穿越隔板刷卡,或放置物品,他要求北市公运处应邀集译者研议,以阻隔防护形式改善。
公运处长常华珍说,从过往案例可看出,民眾多因取巧将物品放置后门隔板旁,或是因方便刷卡而轻易跨越隔板,导致手臂、肩膀受伤,其中又以低地板公车最容易发生,因其刷卡机设置于车门旁,容易在上下车时发生憾事,中型巴士和高地板公车则不常见。
常表示,经与公车业者协议后,决议在后门票卡机两侧位置,加装2片160公分高的压克力透明隔板,避免在位置上的民眾为求方便而被夹伤,未来全台北市的低地板联营公车皆会装设,预计明年3月底前装完。
公车业者指出,目前公车上有播报系统能提醒乘客,车门区域也有画设为「禁止站立区」,并在上头明显标示「车门旋转区域请勿站立」,但民眾偶尔还是会大意,因此有业者在车门旁加装感应条,若是侦测到物品或人体被夹住将自动开门,这次装设隔板后,等于有第三道防护。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