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半导体资深副总经理周光春表示,已有191国签署巴黎气候协议,134国承诺至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包括欧盟、美国、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等均已提出具体减碳节能进程与措施,台湾亦已设定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目标。

周光春指出,碳定价主要分为排放交易机制(ETS)和碳税2模式,目前已有约40国使用碳价机制。半导体在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扮演重要角色,如透过提供晶片使电动车更节能,并提供可靠、高效率产品协助打造智慧电网,实现再生能源输电、储存等应用。

周光春表示,日月光致力透过有意义的行动和计画实现净零排放,减缓气候变化。观察2018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来源,运输约19%、发电和热能30%、制造和商业24%,半导体对此73%排放可透过提供绿色技术,发挥改善和保护环境的关键作用。

日月光响应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2019年自17个核心目标中分析出6项,积极于5大永续面向制订2025年核心营运相关绩效目标。周光春表示,董事会已将此作为今年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绩效指标,将其结果与员工认股和分红机制连结。

日月光自2012年起针对现有厂房进行改造,打造符合国际低碳建筑标准的新设施和办公室,并将绿色建筑与绿色制造结合。周光春表示,目前在楠梓加工区已有16座厂房获得绿建筑认证,未来将持续致力使所有新设施全数获得认证。

周光春表示,透过环保材料和源头管理,日月光危险废弃物回收率已达64%、一般废弃物回收率达93%,并针对封装及凸块(Bumping)制程中产生的固态废弃物、废水、有毒化学品及温室气体排放,分享4项进行中的绿色制造实例。

首先,日月光歷时超过3年研究,利用晶圆凸块制程产生的高有机废液收集的能源,将制造IC载板后产生的废弃胶木加热转化为活性炭,所需设备目前已完成安装,预计年底展开试运作。

其次,为延长晶圆凸块制程使用的显影剂使用寿命,通常会添加含少量硼酸的缓衝液。考量硼酸会在人体累积、且可能损害中枢神经和消化系统,日月光成立专案团队与化学供应商合作,歷时2年成功研发出无毒的丙氨酸替代品,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制程中使用的溶剂含有微量NMP,因具生殖毒性遭欧盟列入17种限用物质之一,去年禁止在生产中使用浓度超过0.3%的溶剂。日月光决定透过以另一种有机溶剂取代,在克服保存期限挑战后于今年投入生产使用。

最后,在晶圆凸块产线中用于清除残留胶膜的四氟化碳(CF4),为暖化效益较二氧化碳强6500倍的强力温室气体,在日月光温室气体排放领域中占达92%。日月光对此正研发以氧气和氩气取代,并对此将所需设备由微波改为射频(RF),目前仍在进行中。

周光春表示,绿色制造已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重要使命,日月光为落实永续理念、响应客户要求,已承诺将于2030年,在特定专线厂区全数使用再生能源、实现碳中和并达成零废弃,并将携手供应链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动并发展绿色制程与循环经济。

#日月光投控 #周光春 #绿色制造 #目标 #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