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左化鹏专栏】金秋时节,鱼肥蟹美,好想邀两位前辈吃螃蟹。他们吃遍了大江南北的河蟹和海蟹,都被誉为吃蟹名家,但我敢挂保证他们一定没吃过台湾的大沙公,不知其膏黄味美。可惜两位老人家,己先后不告而别,没有口福。
第一位前辈,年龄稍长,江湖人称「招郎蟹」,他姓招名子庸,广东南海横沙人,出生书香世家,文笔矫健,诗文造诣颇深,精通音律,亦擅工笔画。他生长在珠江流域,每当潮水退去,大小群蟹在岸上爬行,提供了他最佳的描摹样本,他画的螃蟹,平沙浅草,着墨无多,却非俗手所及。他有一副「百蟹图」,被美国明尼阿波丽丝美术馆收藏。
招子庸允文允武,还中过武举人,曾在山东任小吏,罢官返乡后,流连风月,自创「粤讴」,这是自成一格的歌体,把广东说唱艺术推向了一个绮丽的新境界,英国学者曾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
第二位长辈是李瑞清,江西人,生长在湖南,自称「梅痴」或「梅花庵道人」。他少时蓬头垢面,有若呆童,常自言自语,见人就笑,长大成人后却脱胎换骨,成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还成了名满中外大画家张大千的恩师。
李瑞清在书画界声名显赫,和吴昌硕曾熙、黄宾虹,并称「海上四妖」,他寓居上海时,喜食螃蟹,常光顾沪上小有名气的闽菜馆「小天有」吃大闸蟹。
有一年秋天,时近重阳,他阮囊羞涩,望蟹兴嘆,便画了一百幅螃蟹图,聊以解馋。此事,被好友冯秋白得知,特购阳澄湖大闸蟹三大箩筐馈赠,李见蟹流涎,急不可待,连忙烹饪下酒,高兴之余,将百幅画作慨然相赠冯秋白,从此他又多了「李百蟹」的封号,迄今传为趣谈。
有人说,李瑞清食量甚宏,能日进百蟹,他的学生张大千说,不只这个数,李的门生有次送来三百只大闸蟹,他两天就吃光,连蟹黄、爪子都啃得一乾二净。
乖乖隆地咚!幸好两位老人家已经作古,不能应邀前来,否则不知要吃掉多少只大沙公。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