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公卫学院教授陈秀熙表示,台湾应配合调控机转,在涵盖率达标的情况下,创造「新常态生活」。因此,不要再去迷恋所谓的0确诊,也不要再对隐性感染的零星感染者,以「黑数」的名称来猎巫,大家应回归正常心态,不要惧怕新冠肺炎。(图取自新冠肺炎科学防疫园地)
台大公卫学院教授陈秀熙表示,台湾应配合调控机转,在涵盖率达标的情况下,创造「新常态生活」。因此,不要再去迷恋所谓的0确诊,也不要再对隐性感染的零星感染者,以「黑数」的名称来猎巫,大家应回归正常心态,不要惧怕新冠肺炎。(图取自新冠肺炎科学防疫园地)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超过1年半,不少国家决定採取「与病毒共存」策略,包含澳洲、纽西兰也在日前放弃清零,加入共存行列。学者表示,从2020到2022年,我们要走出疫情的阴影,在今年底2剂6成覆盖率、口服药物引进之下,新冠肺炎可以和流感一样,成为常态性疾病,不要去迷恋0确诊,也不要以「黑数」的字眼将社区中的隐性感染者污名化,而应循调控机转,找出最佳化的非药物公卫措施(NPI),搭配检测,在疫苗覆盖率达标的情况下进入「新常态生活」。

台大公卫学院教授陈秀熙表示,新冠肺炎已造成约2.4亿人口感染,484万人死亡,除疫苗及检测外,严格的NPI限制已造成全球经济上的损失及生活上的不便。由全球2剂疫苗施打率与NPI限制的趋势可看出,随着完整施打率提升至26%,NPI限制亦有逐渐放宽的趋势,已由6月初的52%下降至现今的43%,逐渐「与病毒共存」。

陈秀熙今提出「疫苗涵盖率和NPI、检测与疫情控制正负回馈」调控机转,当疫苗涵盖率越高、打的越快,NPI、检测下降的程度也越快。解除NPI措施会有2种结果,1是疫情流行,导致正回馈,NPI再度锁紧、加快疫苗施打或推动不同的疫苗策略(如第3剂)。另1可能是疫情控制,只要不超过最大容忍的底线,就会让NPI的程度出现负回馈,NPI可继续下降,让大家更方便。对于想清零的国家,常常都会只有正回馈,NPI锁的非常紧,民眾无法回归常态生活,在「与病毒共存」的情况下,大家已慢慢觉得不可能。

疫苗涵盖率的要求没有大家想像的高,会因不同风俗、社会文化而有所不同,陈秀熙表示,各国必须在调控机转中找出最好的容忍标准,再找出最佳化的NPI措施,并搭配检测。台湾目前疫苗涵盖率近2成,对于接下来哪些措施要强化、哪些要解开,他认为必须继续维持口罩文明及对聚会限制,但可松绑公共活动、国内移动、工作场所限制等,更希望国际旅游能开始展开。台湾不应第一时间解开口罩限制,而是逐步解开,根据印度变异株(Delta)病例再生数推估,疫苗必须要达到90%涵盖率的前提才可松绑口罩限制,目前来讲,为让疫情受控于在可容忍的病例之下,口罩必须继续戴,其他NPI则可考虑解除。

陈秀熙表示,我们应该与病毒共存,从2020年2022年,要走出疫情阴影。在年底2剂疫苗涵盖率有望达到60%,加上口服抗病毒药物引进的情况下,新冠肺炎疫苗就可以和流感一样,变成常态性的生活疾病,治疗好就好了。台湾应配合调控机转,在涵盖率达标的情况下,创造「新常态生活」。因此,不要再去迷恋所谓的0确诊,也不要再对隐性感染的零星感染者,以「黑数」的名称来猎巫,大家应回归正常心态,不要惧怕新冠肺炎。

# 新冠肺炎 #台湾 #NPI #检测 #与病毒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