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许多宫庙在进香期常见的艺阵「蜈蚣阁」,风行于福建闽南地区,大陆早在2010年就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市海沧区还特地建了蜈蚣阁文化传习中心。
根据考证,「蜈蚣阁」这种艺阵,起源于闽南,再流传到台湾。云林西螺妈祖、北港朝天宫妈祖每年农历3月庆典时,均可以见到。
台南学甲慈济宫主祀保生大帝,每年附近乡镇在保生大帝寿诞时前往祝祷,称为「学甲香」,而「学甲香」最有名的阵头就是「蜈蚣阁」。
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组组长陈耕表示,蜈蚣阁在台湾传播很广,他曾到台南,那里有一个保生大帝庙(学甲慈济宫),展示过一百零八节的蜈蚣阁,「这成为两岸共同语言,有一个共同的非遗项目来推动和传承,可以称为两岸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
大陆文化部是在2010年,同时将「闽台送王船」「海沧蜈蚣阁」公告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沧区,除了清水祖师庙以外,青礁保生大帝进香期间,也会有「蜈蚣阁」出现。居民内板凳、竹架等物,搭成可以移动的小轿,再由8岁以下孩里妆扮成各种古装人物,坐在上面,被大人抬着移动,为神明庆生。
「蜈蚣阁」是传递忠孝节义精神,小朋友扮演的人物通常来自《隋唐演义》《五虎传》《水浒传》《罗通扫北》等等,基本以唐朝宋朝为背景的演义小说为主。
能够登上蜈蚣阁扮演古代人物,据说可以获得神明保佑,每年台南学甲慈宫保生大帝「上白礁」祭典,要上蜈蚣阁扮演的小朋友必须先报名,经过筛选与培训才能上阵。一天下来非常累,家长通常会轮班跟在旁边,随时补充水份、帮忙擦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