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叶毓兰专栏】10月13日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员会安排到臺湾臺北地方法院参访国民法官模拟法庭的选任程序。
《国民法官法》在去年七月三读通过之后,预计于112年初实施,在正式上路以前,我们都对国民法官如何遴选、实际上如何执行、各法院如何配合等尚有疑虑,故司法院举办了国民法官的模拟法庭,试着厘清未来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问题,而13日我们考察北院的第一轮次第三场次的国民法官遴选过程。
虽说是模拟法庭,但北院所有的流程几乎比照现实情况去进行,包含了国民法官候选人的海选,问卷、面试的遴选,以及宣誓、审前说明等环节,候选国民法官们的表现都极为优异,让我嘆为观止,13日我甚至不只一度询问工作人员「他们到底是安排好的暗桩还是真的海选出来的候选人?」
在不远的将来,国民法官们会出现在十年以上刑期的刑事案件庭,协助我们的法官做出审判,三名专业的法官加上六名国民法官,需要过半人数的认同才可以做出有效判决,以后国民法官法实施以后,想必法院的判决跟现在比起来,会更为贴近人民心声!
而担任模拟国民法官的流程里面,也是一堂充实的法治教育课程,在为期几天的审理中,国民法官们会参与到审理的过程之中,瞭解案情、检辩的主张、与案件的争议点所在等等,但我在后面的座谈中也提醒司法院,离正式上路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对于如何宣导与推广仍要加强,毕竟每个人都可以是国民法官,但有更多人连国民法官是什么都还不清楚!
作者为立委、前警大教授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截图。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