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盐埕区「城中城」的一场无情大火,夺走46条人命,抢救过程中,新闻快报中不断更新「OHCA」人数,像是死神谱出人间悲歌序曲,伤者已没有生命徵象被送往医院急诊,活下去机率堪称渺茫,前外伤医学会理事长简立建说,OHCA重点在于送医前,现场目击者或紧急救护员能在第一时间给予处置,几乎决定了OHCA病人存活的机率,而城中城大火也在在浮现社会上复杂难解的问题,并呼吁政府希望能重视社会弱势族群的居住安全。

●OHCA救活关键 在于目击民眾、紧急救护员

「OHCA」指的是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念法近似「欧卡」,指患者在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但不代表宣判死亡。

「其实OHCA很广泛。」简立建说,假若病人在到院前已经在租屋处上吊自尽一个礼拜了,几乎是确定死亡,也可以称为OHCA。

假如一位机车骑士在等红灯的时候突然倒地,被现场目击者儘速协助送到医院时,虽没有生命徵象,却还有可能被救活,这也是OHCA。因此在国外,更将定义细分为Witness cardiac arrest(有人目击的心跳停止),则能更清楚判断患者存活的机率。

简立建表示,假设公车站有路人突然倒下,判定为心肌梗塞造成的心臟停止,在过程中实施傻瓜电击器(AED自动体外心臟除颤器)、给予强心剂,或是救护车来之前给予心肺復甦术(CPR)。

假设旁人袖手旁观,等到送医才开始急救,当然是为时已晚,因此在美国极力推行每位民眾都要学会CPR,很多公共场所都必须要配有傻瓜电击器,救护车上也配有强心剂,可以即时注射。简立建强调「推动路人CPR,民眾学会相关急救技能」,才是救活OHCA患者的重点。

急救相关技能不只是要学会CPR,简立建提出一个真实案例,新竹曾发生比特犬咬伤人的大腿动脉,当时造成大失血死亡,如果群眾第一时间能施以急救,先用绳子或布条将比特犬的勃子勒住,昏厥后牙口自然会松开,接着再替伤患以压迫止血法进行止血,才能够有机会救活患者。简立建补充,必要提供民眾外伤急救训练,让悲歌不再上演。

文章来源:本文由《健康医疗网》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医疗网 #OHCA #到院前心肺停止 #急救 #A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