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仁武日前发生11个月大女童到蔡姓保姆家中托育时,不慎摔倒头部重创,送医抢救后不治,女婴家属怀疑蔡姓保母对女婴施暴,18日下午1时检方会同法医相验,女婴父亲对高市府社会局事后的处理态度相当不解,截至目前都还没有任何一通电话关心相关事宜。
蔡父表示,他对社会局事后的处理方式相当不能谅解,除了从案发到现在还未接到任何一通电话关心情况就算了,他也提出质疑,社会局发给蔡姓保姆的特优保姆证照标准为何,还有近年来虐童案件频传,社会局根本不重视,竟没要求保姆装设摄影机,让他无法接受。
另外,蔡父也无法认同检警的做法,他表示,大家都已经相当理性在处理相关事务,但保姆在侦办过程中的说词明明反覆不一,他不懂为何保姆没被收押,希望在司法相验结果出炉,可以证明女儿确实是被保姆重摔致死后,检警就能立刻把保姆收押。
女婴奶奶指出,当时是透过保姆平台找到蔡姓保姆,由于社会局有核发保姆证照给蔡女,而且也向他们声称蔡姓保母相当认真又有经验,因此他们认为将孙女交给保姆应该无大碍,没想到才托给保母照顾第2天就发生憾事,而医师向他们说明,女婴到院时瞳孔已经放大、脑压异常飙高,不可能如保姆所述的轻摔,有可能是严重伤害。
女婴奶奶认为,社会局应该强制要求保姆在公共空间或是游戏区域装设监视器,并且更重视保姆的审核机制,避免社会上这么多可爱的婴儿因此发生憾事。
女婴家属透露,他们与蔡姓保姆初次见面时,无论说话或脸部表情都相当正常,但是事发后,蔡女疑似为了规避责任,先是蔡女的先生出面替她缓颊,指称妻子曾经发生车祸也开过刀,所以动作迟缓,随后见到蔡姓保母时更夸张,竟然装出脸部抽蓄的状态,让他们相当气愤,所以希望社会局审核合格保姆的机制要更严谨。
高雄市社会局儿少科长何秋菊说,这名保姆于2018年因为具有保姆技术士证,也有体检相关合格证明,她当时送件给社会局,社会局依法审核她的证照,取得居家式的登记照,可以担任合格保姆并作收费式的托育服务。
对于此事,经过家防中心儿虐调查,社工调查后认定此保姆的行为违反儿少福利与权益保障法第49条规定,已经依法要求她停止托育,并废止登记,未来不能再担任保姆的工作。
社会局表示,接获通报后,家防中心就有出动志工介入调查,也有与家属做访谈,过程中有与奶奶联繫,今天也再次向家属说明事情处理方式。
至于家属反映未装设摄影机一事,社会局表示,这属于全国性的规定,约两年前曾经有家长团体对卫福部社会及家庭署反映,当时经过许多讨论包含居家式照顾涉及保姆的私领域,有隐私权的争议等等,中央当时没有决议採行;对于家属再次提出装设摄影机,社会局近日会再提案给卫福部,给家属与家人一些保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