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讯》报导,今年以来各种极端气候造成的灾害,使碳中和议题讨论度大增,也使得减碳成为全球各大企业迫切努力的目标。中钢于日前宣布将与中油、长春化工(以下简称长春)合作伙伴推动「钢化联产」,也让长春12年磨一剑的碳中和技术—利用麦寮厂排放的CO2(二氧化碳)生产醋酸的制程已成功量产,再次受到关注。
日前长春集团总裁林书鸿在松江路总部接受《财讯》双周刊专访,一路从减碳计画、CPTPP(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赴美投资设厂的最新进度,畅谈到未来对中国,以及对新能源市场发展的观察,以下为专访内容:
问:碳中和成为趋势,长春如何与中钢、中油合作钢化联产计画?
答:长春10多年前已着手研究减碳技术,最后终于12年磨一剑,利用麦寮厂排放的CO2制造出醋酸,经过多次改良,目前已能稳定年消化12万吨CO2,量产出60万吨醋酸。这项技术为全球首创,但我们还在研究,未来生产醋酸的量还可以再增加,也计画将在高雄大社工业区内新盖一座产能70000吨的电子级CO2工厂,供半导体产业需求。
长春把CO2制成醋酸的技术是向伊士曼柯达买的,但当初花了超过130亿元盖的醋酸厂也是一直亏本,后来经过制程调整,现在用捕捉来的CO2做醋酸才划得来,终于有竞争力可以生存下来了。不过,长春很多的技术都不申请专利,申请的话,技术就会外泄了,这是营业秘密,毕竟日本与欧洲的大厂,特殊技术也不会申请专利。
用CO2转化成醋酸 技术独步全球
问:与中钢、中油合作钢化联产的优势在哪里?
答:中钢与中油最近都积极投入推动碳中和计画,两大公司持有很大量的CO2与CO(一氧化碳),希望以化学方式转变为化学材料。中油预计要将回收的CO2做成醋酸,以及甲醇和乙烯。
但无论是中钢还是中油,长期建置过程也有成本,最要紧是将来希望利用氢气,成本多少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成本划得来,当然要大大做。于是最近大家交换许多可行性意见,目前还在讨论中。
问:长春针对碳中和趋势,还有哪些规画?
答:一般锅炉烟囱烟路内含有13%的CO2,目前在高雄大发厂与清华大学大联盟计画合作,建立一座碳捕捉试验工厂,自2018年起试验工厂开车改良多次,已能捕捉纯度99%的工业级CO2。现阶段正在触媒筛检中,希望能捕捉到适中的触媒,确立工业化生产流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